淡竹葉和竹葉的區別
竹葉與淡竹葉的區別是什么呢?中藥易混品種繁多,明代以前方劑中所用竹葉或淡竹葉均指禾本科植物淡竹或苦竹的葉。
竹葉與淡竹葉在明代以后才有區分,淡竹葉始載于《本草綱目》,其形態論述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干燥莖葉。
目前竹葉與淡竹葉在部分地區仍有混淆,現將其來源、性狀及功效鑒別如下。
來源區別
竹葉為禾本科多年生常綠竹狀喬木或灌木植物淡竹的干燥葉片。
主產于長江流域。
淡竹葉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葉的干燥莖葉。
主產于浙江、江蘇、湖南等地。
形狀鑒別
竹葉
葉片為長披針形,淺綠色,有時切成長短不一的絲狀,初出未展開的嫩葉,稱“竹葉卷心”。
葉有短柄,與葉鞘相連處有關節,葉片易自關節處脫落,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葉脈突出。
質脆而富彈性,氣微,味淡。
淡竹葉
呈段片狀,莖、葉混合。
莖呈圓柱狀,有節,表面淡黃綠色,切斷面中空。
葉呈片狀,多皺縮卷曲,淺綠色,葉脈平行,具橫行小脈,形成長方形網絡狀,下表面尤為明顯。
體輕,質柔韌,氣微,味淡。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的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中藥材:淡竹葉。淡竹葉不是我們經常見的竹葉,有著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在使用時要狐疑區別它們,是藥三分毒,淡竹葉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在服用前要咨詢醫生的建議,注意用法和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