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上廁所經常會有便血的情況,這個時候就容易胡思亂想,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癥,比如結腸癌一類。那么,便血的原因有哪些呢?本期的中華醫藥視頻邀請了專家林國樂來為我們講解,不妨一起看看吧。
本期嘉賓介紹
林國樂
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5年畢業于浙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同年到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工作至今。分別于2002年和2007年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得外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05年曾赴香港廣華醫院外科部微創手術培訓中心進修學習微創外科新技術。主要研究方向為結直腸外科和肛腸外科,尤其是結直腸腫瘤的外科治療,先后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相關論著30余篇。現任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學系科主任秘書,兼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結直腸外科醫師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中青年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TEM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編委、《中華胃腸外科雜志》通訊編委,《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審稿專家。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1、肛管疾病
(1)痔瘡:因排便時腹內壓增高,內痔靜脈叢內血壓隨之升高,加上硬糞的直接磨擦,導致痔瘡粘膜破裂而出血。
(2)肛裂:因排便時肛管粘膜及皮膚被硬糞塊磨擦而撕裂,造成少量出血。
2、小腸疾病
(1)空腸憩室炎或潰瘍:因憩室發炎、室壁糜爛或潰瘍形成導致出血。推薦閱讀:拉大便出血是什么病好而不貴查哪些項目
(2)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基本病理變化表現為腸粘膜充血、水腫、出血與壞死,便血形式常為暗紅色或鮮紅色糊狀血便,具有特殊的腥臭味。
3、結腸疾病
(1)急性細菌性痢疾:因廣泛的結腸粘膜充血、水腫甚至潰瘍而出血。
(2)阿米巴痢疾:腸壁遭阿米巴滋養體的侵襲出現潰瘍,因而導致出血。
結腸癌早期癥狀
一是近段時間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及持續腹部隱痛,有時為間歇性,有時表現為持續性,常位于右下腹部。部分患者同時伴有消化道癥狀,如腹脹或嘔吐、反酸、噯氣等癥狀。
二是大便性狀發生變化,如變得稀薄,部分患者還伴有膿血,排便次數增多,糞便隱血檢查持續為陽性。
三是部分患者大便帶有血液和黏液,易誤認為是痔瘡發作,從而導致誤診,故必要時應做直腸指診。
四是腹部可觸及包塊,半數患者可發現腹部包塊,一般可隨腸壁蠕動,觸診時可明顯感覺質地較硬。
五是消瘦癥狀:大部分患者短時間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發熱、渾身乏力、體重下降、全身浮腫等癥狀。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