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孕婦已經過了預產期,卻還未沒出現分娩征兆,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過于緊張,要注意胎動情況。一旦胎動每小時少于3次或在12小時內少于20次或胎動減弱,則需馬上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醫生會根據情況決定分娩時機。
2、繼續進行產檢,并把孕早期的檢查(如B超、驗血、妊娠試驗等)結果及胎動出現的時間、結果給醫生,讓醫生再次核對孕周。
3、加強產前檢查,縮短檢查間隔時間,隨時與醫生取得聯系,告知宮內胎動情況,同時B超隨訪羊水量。如果無異常,可在密切監護下繼續妊娠。
如果預產期推遲到14天后,達到臨床所謂過期妊娠時,由于部分孕婦的胎盤會出現老化、胎兒會出現缺氧窒息,所以對孩子的危害較大,應及時到醫院采取措施。
以上給大家講了預產期推遲的原因及處理辦法,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決定分娩時間長短的因素有哪些。
其實決定分娩時間長短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分別是產道、胎兒發育的情況、產力。其中產力在第二產程中起到關鍵性的因素,也是決定分娩時間長短的因素之一。
有助于胎兒入盆的運動
1、散步:這個動作有助胎兒下降入盆,松弛骨盆韌帶,為分娩做預備。散步時媽媽好邊走動,邊按摩,邊和寶寶交談。散步可分早晚兩次安排,每次30分鐘左右。
2、小馬步:手扶桌沿,雙腳平穩站立,慢慢彎曲膝蓋,骨盆下移,兩腿膝蓋自然分開直到完全曲屈。接著,慢慢站起,用腳力往上蹬,直到雙腿及骨盆皆豎立為止,重復數次。
3、劃腿: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劃圈,做畢還原,換腿繼續做,早晚各做5—6次。
4、腰部運動:手扶椅背,緩緩吸氣,同時手臂用力,腳尖踮起,腰部挺直,使下腹部緊靠椅背,然后慢慢呼氣,手臂放松,腳還原,早晚各做5—6次。
5、爬樓梯:爬樓梯可以鍛煉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并幫助胎兒入盆,使第一產程盡快到來。
結語:在快要生寶寶的前幾個星期,媽媽們是非常難受的,肚子會撐的不舒服。而且睡眠質量也非常的差。這時候的媽媽們就希望寶寶趕緊出生吧。各位孕媽媽們可以試著上文中小編介紹的方法哦。對寶寶的到來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