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剖宮產
剖宮產操作中無菌措施不嚴格、子宮切口縫合不當,導致子宮內膜炎的發生率為陰道分娩的20倍,并伴隨嚴重的腹壁切口感染,尤以分枝桿菌所致者為甚。
(4)儀器使用不當
產程中宮內儀器使用不當或次數過多、時間過長,如宮內胎兒心電監護、胎兒頭皮血采集等,將陰道及宮頸的病原體直接帶入宮腔而感染。
(5)手術操作
各種產科手術操作、產道損傷、產前產后出血、宮腔填塞紗布、產道異物、胎盤殘留等等,均為產褥感染的誘因。
臨床表現
1.急性外陰、陰道、宮頸炎
分娩時會陰部損傷或手術產導致感染,表現為局部灼熱、疼痛、下墜。局部傷口紅腫、發硬、傷口裂開,膿液流出。陰道裂傷及挫傷感染表現為粘膜充血、潰瘍、膿性分泌物增多,日后導致陰道壁粘連甚至閉鎖。宮頸裂傷感染向深部蔓延,可達宮旁組織,引起盆腔結締組織炎。
2.急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
病原體經胎盤剝離面侵入,擴散到子宮蛻膜層稱子宮內膜炎,侵及子宮肌層稱子宮肌炎。兩者常伴發。表現為發熱、惡露增多有臭味、下腹疼痛及壓痛、白細胞增高。
3.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急性輸卵管炎
病原體沿宮旁淋巴和血行達宮旁組織,出現急性炎性反應而形成炎性包塊,同時波及輸卵管系膜、管壁。產婦表現為寒戰、高熱、下腹痛,嚴重者侵及整個盆腔形成 "冰凍骨盆"。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彌漫性腹膜炎
炎癥繼續發展,擴散至子宮漿膜,形成盆腔腹膜炎。繼而發展成彌漫性腹膜炎,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如高熱、惡心、嘔吐、腹脹,檢查時下腹部有明顯壓痛、反跳痛。
5.血栓靜脈炎
盆腔內栓塞靜脈炎常侵及子宮靜脈、卵巢靜脈、髂內靜脈、髂總靜脈及陰道靜脈,厭氧性細菌為常見病原體,這類細菌分泌肝素酶分解肝素,促成凝血。病變單側居多,產后1-2周多見,表現為寒戰、高熱并反復發作。
6.膿毒血癥及敗血癥
感染血栓脫落進入血循環可引起膿毒血癥,若細菌大量進入血循環并繁殖形成敗血癥,表現為持續高熱、寒戰、全身明顯中毒癥狀,可危及生命。
治療
1.支持療法
加強營養,增強全身抵抗力,糾正水、電解質失衡,病情嚴重或貧血者,多次少量輸血或血漿。
2.清除宮腔殘留物
膿腫切開引流,半臥位以利于引流。
3.抗生素的應用
應按藥敏試驗選用廣譜高效抗生素,注意需氧菌、厭氧菌及耐藥菌株問題。中毒癥狀嚴重者,短期選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提高機體應激能力。
4.血栓靜脈炎的治療
對血栓靜脈炎,在應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時,可加用肝素,即5Omg肝素加于5%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每6小時一次,體溫下降后改為每日2次,連用4-7日,并口服雙香豆素等。也可用活血化瘀中藥及溶栓類藥物治療。
預防方法
產前預防
加強圍生期衛生宣教,保持全身及外陰清潔,妊娠晚期避免夫妻生活,加強營養,孕期適當活動,增強體質,有外陰陰道炎和宮頸炎者應及早治療。您要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佳狀態,補充營養,糾正貧血,治療妊高征及其他并發癥,預防和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或霉菌性陰道炎;妊娠末期,禁止夫妻生活和盆浴與陰道治療,以免將病菌帶到陰道和子宮里,產后引起感染。
臨產時預防
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避免過度疲勞;接生器械要嚴格消毒;盡量減少出血及撕傷。注意避免胎膜早破,產程異常者要及早處理,避免滯產、產道損傷、產后出血等引起感染的誘因。接產中嚴格無菌操作,正確掌握手術指征。
產后預防
產后嚴密觀察,對可能發生產褥感染者,應預防應用抗生素。產后控制探視者的數量和時間,對陪護者進行必要的醫學指導。產婦要注意衛生,尤其是要保持會陰部的清潔;盡量早期起床,注意營養,增強身體抵抗力,禁止夫妻生活,以促使惡露早排出。
其他預防
產房和手術室應嚴格地每日消毒,對器械浸泡消毒液每日應核實其濃度、器械浸泡時間。病房內對患者床單及患服每日更換,用濕式掃床法整理床單;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濕拖2次。定期對物品表面、醫務人員的手及病室空氣做細菌培養,每月2次。
結語: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學習了有關產褥感染的相關知識,知道了產褥感染表現的各種癥狀,了解了產褥感染的預防方法。在生活中,孕婦朋友們需要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避免產褥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