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醫學家張景岳曾經這樣說:“養生要以脾胃為先”的觀點,認為脾胃是身體的基礎和軸心,期重要性可見一斑。脾和胃卻是兩個獨立的器官,雖然獨立,可是他們之間卻有著密切的聯系。胃主要負責消化體內的食物,而脾主要是對食物進行再次消化,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將它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剩余的廢物將排出體外。
但是由于現在人們飲食不規律,愛喝冷飲、吃燒烤等,導致我們的脾胃正在受到傷害,想要知道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從人體五官的變化就可以看出。
臉色發黃
如果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伴有吃飯不香,飯后肚子發脹,腹瀉或便溏癥狀。
鼻頭暗淡
如果鼻頭發紅,說明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口唇無血色、干燥
一般來說,脾胃很好的人,嘴唇應該紅潤、干濕適度、潤滑有光。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嘴唇干燥、脫皮、無血色,就說明脾胃不好。
睡覺時會流口水
口水是一個人脾氣充足的表現,當脾氣充足時,口水會留在口腔內幫我們消化,一旦脾氣虛弱,口水就會流出來,流口水也是一種脾虛的表現。
便秘
人喝進去的水是通過脾胃運化,才能成為各個臟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中醫理論上講,夏季是養脾胃的佳時機,另外,夏天氣溫高、氣候濕熱,人們容易出汗,損耗了大量體液和營養物質,適合養脾除濕。因此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養好自己的脾胃。
改善飲食
在生活正要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咽,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揉鼻頭
每次揉鼻頭20分鐘左右,能改善胃脹氣等癥狀。
揉肚臍
每天用手掌按摩肚臍,每次約5分鐘,每日1~2,搓至發熱為止,胃脹、腹痛的人可以試試,每日2~5次,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
吃對食物
在夏季這個養脾的關鍵時期,應該結合健脾、祛暑、化濕等方法進行調補,可以吃些綠豆、蓮子、絲瓜、陳皮、鴨肉、鯽魚等。另外,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養脾胃的作用。
希望在夏季這個養脾胃的好時機,大家能抓住要領,調養出健康的脾胃。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