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獨放射治療
目前認為,單獨放射治療僅適用于ⅠA期NLPHL患者,對其他患者,放療僅作為化療的輔助治療。大劑量大范圍放療帶來多種遠期并發癥,所以不建議將其作為根治性手段。
2、早期(CSⅠ、Ⅱ期)預后良好的HL
ABVD化療2~4程加上受累野20~30Gy放療。
3、早期(CSⅠ、Ⅱ期)預后不良的HL
ABVD化療4~6程加上受累野或者區域20~36Gy放療。
4、晚期HL
ABVD化療6~8程,伴有巨塊者加上受累野或者區域30~36Gy放療。
5、難治或者復發病例
應該選用與原方案無交叉耐藥的新方案,例如ICE、DHAP、ESHAP、mini-BEAM、GDP、ABVD/MOPP(或COPP)交替方案等進行治療,在獲得較好緩解后可選擇高劑量化療聯合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6、并發癥防治
特別是免疫抑制階段機會性感染的防治,例如結核、真菌感染、肝炎與巨細胞病毒感染等。
霍奇金淋巴瘤預防
1、預防病毒感染,如EB病毒、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艾滋病毒等,在春秋季節防治感冒,加強自身防護,克服不良生活習慣。
2、去除環境因素,如避免接觸各種射線及一些放射性物質。避免接觸有關的毒性物質,如苯類、氯乙烯、橡膠、砷、汽油、有機溶劑涂料等。
3、防治自身免疫缺陷疾病,如各種器官移植后免疫功能低下狀態、自身免疫缺陷疾病、各種癌癥化療后等。因移植物抗宿主病或免疫抑制劑均能激活病毒,并促其誘導淋巴組織的增生作用。
4、長期生存患者每年應定期進行胸部和乳腺的檢查,及早發現治療相關并發癥和第二腫瘤的可能。
5、保持樂觀、自信的健康心態,適當體育鍛煉,有助于機體免疫功能的穩定,及時清除外來因素的侵襲。
6、對危險人群或發現危險因素者,做到早期診斷、早期綜合治療。對本病的治療應是全面的,除針對病因的治療外,還包括營養的補充,必要時作中心靜脈插管與胃腸外全營養,根據需要補充血液制品。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決定于病理分型,原發腫瘤的部位和受累器官,疾病的早期或晚期等因素。早的表現多是淺表淋巴結呈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常缺乏全身癥狀,進展較慢。
約有60%原發于頸淋巴結,原發于鎖骨上、腑下及腹股溝淋巴結的較少見。初起時,淋巴結柔軟,彼此不粘連,無觸痛。后期增大迅速,可粘連成一巨大腫塊。其特點為臨近組織無炎癥,不能用以解釋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腫大的淋巴結可以引起局部壓迫癥狀,如縱隔淋巴結腫大壓迫氣管支氣管,引起干咳。無原因的腹痛可由于后腹膜淋巴結腫大所致。
全身癥狀可有低熱,或呈特征性回歸熱型,即高熱數天后,可有幾天或幾周的無熱期(Pel-Ebstein fever)。常有食欲減退、惡心、盜汗和體重減輕,這些癥狀當病灶局限時常不出現。
皮膚搔癢是成人常見的癥狀,在小兒極少見,甚至在全身廣泛臟器受侵時也不出現。約有1/4的患兒在診斷時已轉移到淋巴結以外的組織,多見于脾、肝、肺或骨及骨髓。
肺部浸潤的X線改變多為絨毛狀滲出性改變,與真菌感染不易區別,多有呼吸加快和發熱,甚至出現呼吸功能衰竭。
肝臟受累,可出現肝內膽管梗阻癥狀,肝臟中度腫大,鞏膜黃染,血清直接與間接膽紅素和堿性磷酸酶增高。
骨髓浸潤則出現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減少和貧血。消化道受累可發生粘膜潰瘍和消化道出血。淋巴瘤發生在脊髓腔硬膜外,可引起壓迫癥狀。
此外,亦可出現各種免疫功能紊亂如免疫性溶血,血小板減少或腎病綜合征。
霍奇金病本身,或由于用化療皆可引致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此類病兒很易發生繼發感染,約有1/3病兒出現帶狀皰疹,并可擴散侵犯肺組織。隱球菌、組織胸漿菌和白色念珠菌等霉菌感染也是常見的并發癥,且病灶比較廣泛。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是不是已經知道霍奇金病是什么引起的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經知道霍奇金淋巴瘤的癥狀了呢?小編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有關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的知識分享給您身邊的小伙伴們哦,還等什么,趕快一起來學習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