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預防接種證上,一般列有7種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而接種證上沒有列出的還有預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熱、腮腺炎、風疹、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
1、計劃內疫苗
國家規定納入計劃免疫、有統一免疫規程的疫苗只有5種,即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這5種疫苗兒童必須普遍接種,疫苗接種的經費由政府負擔;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流腦和乙腦疫苗。
2、計劃外疫苗
在發達國家,預防針有家庭醫生為他們提供建議、作出選擇。針對我國現狀,專家們建議可以參考這樣一些因素:
1、當地是否出現某種傳染病流行。
2、以前是否接種過。除了流感疫苗保護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數疫苗都有比較長的保護期,不必重復接種。
3、是否屬于重點保護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點保護人群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7歲以下的幼童和體弱多病的人;甲肝疫苗重點接種人群是沒有感染過的兒童及餐飲業工作人員、經常接觸甲肝病人的醫務人員和經常出差、飲食衛生沒有保證的人。
4、有無接種禁忌癥。每種疫苗的使用說明書上都開列有禁忌癥,即什么情況下不能接種。
5、是否處于疫區。例如出血熱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區和要前往疫區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種。
在對小兒預防接種知識家長須知認識后,進行小兒接種的時候,對這些情況家長都是要注意的,接種過程中,也是要注意工具是否消毒,避免給孩子身體造成影響,這點也是要注意的,而且接種后,孩子在短期出現身體不良要及時緩解。
注射疫苗的五大禁忌
1、當孩子身體高于37.5℃的時候,不適合接種。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發高燒的原因,并且要及時幫助孩子退燒,讓孩子接受正確治療。等孩子徹底治愈后,才可以帶著孩子去打疫苗。
2、孩子患有皮膚病時,也不適合接種疫苗。比如嚴重濕疹、皮炎等等,家長應該及時帶著孩子去正規醫院皮膚科接受治療,等疾病治愈之后,孩子身體修養好,再去接種疫苗也為時不晚。
3、孩子心臟、肝臟、腎臟功能不全,患有急性傳染病以及活動性結核病時,不適合接種疫苗。如果是天生心臟等器官功能不全,那么可詢問一下醫生,應該如何處理,如需治療,家長需要積極配合醫生。
4、孩子患有神經系統疾病、腦炎后遺癥、癲癇病,不適合接種疫苗。
5、孩子眼中營養不良,患有佝僂病、嫌太女性免疫缺陷等都不適合接種疫苗。
結語:通過以上這篇文章的介紹,相信每一位讀者應該都有了一個非常深刻的了解。關于麻疹疫苗接種禁忌癥以及麻疹疫苗接種的注意事項,上文已經有了詳細的介紹。而這些內容對于那些不了解疫苗注射禁忌癥的人來說,真的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