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囊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比較陌生的疾病,它對人的身體是非常打得危害。那么你知道心包囊腫的發病原因是什么嗎,心包囊腫應該怎么去治療呢,心包囊腫應該接受哪些檢查呢?想要了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吧。
所謂心包囊腫,就是指發生于心包的一種先天性縱隔囊腫亦稱為間皮囊腫、心包旁囊腫、胸膜心包囊腫縱隔水囊腫或縱隔單純性囊腫等。囊腫與心包腔隔絕,如果經蒂與心包腔相通則稱為心包憩室。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數學者認為心包囊腫是在胚胎時期胚胎頭端及兩旁中胚層側板有些間隙出現,如果這些間隙中的一個未與其他間隙融合而獨立存在即發育成心包囊腫,如果部分融合留有蒂與心包腔相通則形成心包憩室。
治療措施
良性腫瘤,早期手術切除,晚期和心臟大血管粘連,使手術切除困難,或不能全部切除。惡性腫瘤廣泛不能切除,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劍突下心包引流術
排除心包積液,緩解心臟受壓癥狀。
②心包內滴注射性磷酸鉻
此法能減少心包滲液,1968年開始應用。方法是先經劍突下作心包穿刺,經穿刺針置入導管,排液后滴注32P。一般用量為5Mci溶于35ml等滲鹽水。滴注完畢后,撥除導管,即行掃描,以確定注入32P的分布情況。一般都極均勻,可使癥狀緩解。
③放射療法
需經組織學確定為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放療后可暫時緩解癥狀。
④化學療法
有局部心包腔內注射噻替派和全身靜脈滴注環磷酰胺、自力霉素和長春新堿等,達到抑制惡性細胞生長。首先應爭取手術切除,以后加用其它綜合治療,可達到一定療效。
臨床表現及診斷
心包囊腫比較少見,其發病率較低的原因除本病少見外,尚因多數無癥狀。有的囊腫小又與縱隔陰影互相重疊不易被發現。發病年齡多為青壯年,多數患者無自覺癥狀,多為其他原因胸部透視偶然發現。有癥狀者為心悸、氣短、咳嗽及心前區不適,也有患者可查見心電圖異常,可能與腫物壓迫有一定關系。少數病例因囊腫壓迫膈神經而使患側季肋部痛,并向肩部放射疑似慢性膽囊炎;有的病例可因過勞或體位改變而使疼痛加劇;如果囊腫發生破裂可并發炎癥表現。
胸部X線檢查在心膈角處有明顯陰影,深呼吸和體位改變可見陰影形態和大小都有明顯改變。
輔助檢查
1.X線表現
①囊腫常發生在心隔角區右側多見。
②囊腫呈圓形或橢圓形密度均勻邊緣清楚。
③側位上囊腫靠前貼近前胸壁。
④透視下胸腔壓力變化可致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