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胎妊娠,羊水過多,初產婦,子宮膨大過度,腹壁緊張等,都會使宮腔壓力增大,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或減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痙攣而致血壓升高。也有人認為,胎盤或蛻膜組織缺血缺氧后,可產生一種加壓物質,引起血管痙攣,使血壓升高。 另外,其發生與氣候變化有密切關系,在冬季及春季、秋冬交替時發病率高;身材矮胖、貧血、營養不良、工作緊張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孕婦,妊高癥的發病率較高。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征和輔助檢查即可做出診斷,同時注意有無并發癥和凝血機制障礙。
1.妊娠期高血壓
血壓≥18.7/12kPa(140/90mmHg),妊娠期出現,并于產后12周內恢復正常;尿蛋白陰性;可有上腹部不適或血小板減少。產后方可確診。
2.子癇前期
妊娠20周后出現≥18.7/12kPa(140/90mmHg),且尿蛋白≥300mg/24小時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適、頭痛、視力模糊等癥狀。
3.子癇
子癇前期孕產婦抽搐,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
4.慢性高血壓病并發子癇前期
高血壓女性在孕20周前無蛋白尿,孕20周后出現尿蛋白≥300mg/24h;或孕20周前突然出現尿蛋白增加、血壓進一步升高、或血小板減少。
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病
妊娠前或孕20周前發現血壓升高,但妊娠期無明顯加重。或孕20周后首次診斷高血壓,并持續至產后12周后。
妊高征的基本生理變化是全身小動脈痙攣而導致腦、腎、心、肝、子宮胎盤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改變,從而產生相應的臨床表現。隨著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嚴重程度的不同,其凝血功能也相應出現不同的變化,甚至可導致彌漫性毛細管內凝血(DIC)。
6、基本檢查
了解準媽媽有無頭痛、胸悶、眼花、上腹部疼痛等自覺癥狀。檢查血壓、血尿常規、注意身體體重指數、尿量、胎動。
(1)高血壓。血壓>130/90mmHg,或與基礎血壓相比,收縮壓>30mmHg,舒張壓>15mmHg。
(2)浮腫。經臨床休息6-8小時后,浮腫不消退;
(3)體重。每周體重增加超過1公斤。
(4)尿蛋白。尿常規有蛋白或尿蛋白尿定量>0.3g/24小時。
7、準媽媽特殊檢查
包括反射測試、眼底檢查、凝血指標、心肝腎功能、血脂、血尿酸及電解質等檢查。
8、胎兒特殊檢查
包括胎兒發育情況、B超和胎心監護和臍動脈血流等。妊高征對胎兒會造成胎兒宮內窘迫、生長受限等影響,因此需要檢查胎兒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