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為,動物類壯陽藥,乃“血肉有情之品”。服用量(0.5—1克)雖小,但是可完全吸收,其益精補腎、助陽壯陽作用極為明顯。服用鹿茸易從小劑量開始,緩緩增加?!侗静菥V目》明確指出鹿茸“無毒”?!睹t別錄》等許多古代藥物學專著,也,都一致認為鹿茸為無毒性藥物。據報道鹿茸口服后,一般無嚴重的副作用,偶爾有胃腸道障礙、皮膚潮紅、癢癢感、月經周期延長、:、惡心等癥狀,個別有一過性心動過速。有人用鹿茸做動物實驗,發現在致敏以后,再次靜脈注射,不引起過敏性休克。,因此說,鹿茸是一味良好的強壯滋補藥。
我國近代醫學家曹炳章認為,鹿茸固然屬補精填髓的補益佳品,但是“服食不善,往往易發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頭暈、中風昏厥等癥”o因此鹿茸雖然副作用較少,但它屬于溫熱性藥物,所以不能妄施濫投,必須因人、因證而施。這種說法在于告誡進補者應當辨證施補,合理用藥,才能收效。否則,難免發生上述病癥。
一般來說,服用鹿茸應注意以下事項。
1.外感疾病不宜服用
正逢傷風感冒,出現頭痛鼻塞、發熱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無論外感風寒,還是外感風熱,大凡邪在肌表,必有惡寒、惡風、發熱、頭痛、肢節疼痛等癥狀,這時切忌服用鹿茸。
2.有“五心煩熱”癥狀、陰虛的人
腎有虛火者不宜服用,臨床見有干咳少痰、咯血、煩躁一唇赤舌絳、舌面苞光剝或干裂、津少口渴、兩眼干澀昏花、午后潮熱、兩顴發紅、盜汗,手足心熱、脈象細數等癥,均為腎陰不足,虛火旺盛所致,屬于虛熱證,若誤用鹿茸等溫補藥,顯然藥不對證,必然造成助火劫陰,傷津耗液。輕者癥情加劇,重者險證迭起。
3.內有實火者不宜服用
小便黃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時感到煩渴而具有內熱癥狀的人,大凡出現高熱煩渴、目赤腫痛、痰黃、吐血、衄血、尿血、熱毒疔瘡癰疽、口苦、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脈象弦數洪大者,均為內有實火所致。若以鹿茸進補,只能是抱薪救火,適得其反。
4.有高血壓癥,頭暈,走路不穩,脈眩易動怒而肝火旺的人
有高血壓、肝病者須慎服用,凡是高血壓、肝炎及肝功能不全等病癥,屬于陰虛火旺或內有實火者,必須遵循醫囑,慎重服用,不可自行選用。
腑經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經量多、血色鮮紅、舌紅脈細,表現是血熱的人。
6.進補鹿茸及各種鹿茸制劑的禁忌
(1)服用鹿茸時好不要喝茶、吃蘿卜;盡量不要服用含有菜菔子、谷芽、麥芽和山楂等中藥,因其會不同程度地削弱鹿茸的藥力。
(2)不宜與水楊酸類同用。鹿茸含有糖皮質激素樣成分,與水楊酸類衍生物同用會增加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率。
(3)不宜與奎寧同用。奎寧具有多元環結構,堿性較強,可與鹿茸產生沉沉淀淀,使其吸收減少,療效降低。
(4)不宜與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苯乙雙胍等降糖藥同用。鹿茸中所含糖皮質激素樣成分使蛋白質和氨基酸從骨骼中轉移到肝臟,在酶的作用下使葡萄糖及糖原升高,與降糖藥產生拮抗作用。
結語:通過以上小編介紹的這些內容,大家對于鹿茸片的食用方法應該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吧!鹿茸片是一種能夠補充人體多種元素,對于防止多種疾病有著良好作用的滋補品。當然,必須強調的是,在食用鹿茸片一定要注意吃鹿茸片的注意事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