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生活中我們好好的利用食物的營養物質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那么日常生活中食療養生的方法有哪些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北京衛視養生堂視頻全集欄目傅延齡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該如何食療養生
1、辣椒
辣椒的營養物質是非常豐富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吃辣椒,不僅美味而且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
辣椒性熱味辛,含有B族維生素、維生素C、蛋白質、胡蘿卜素、辣椒堿、檸檬酸、鐵、磷、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在蔬菜中名列前茅。
它具有溫中祛寒、開胃消食、發汗除濕的功效,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對預防感冒、動脈硬化、夜盲癥和壞血病有比較好的效果。
辣椒還有著非常好的預防癌癥的作用,還能起到很好的延緩衰老的效果,所以生活中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應該適當食用辣椒。
特別是紅辣椒在民間享有“紅色藥材”的美稱。由于它性大熱,刺激性強,不宜多吃,那些有眼部炎癥、胃潰瘍、高血壓、牙痛、咽喉炎等感染者應忌食。
2、洋蔥
洋蔥性溫味辛,含有蛋白質、糖、粗纖維、硒、硫胺素、核黃素、前列腺素A、氨基酸以及鈣、磷、鐵、維生素C、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其揮發油中含有降低膽固醇的物質——二烯丙基二硫化物。
洋蔥具有消熱化痰、解毒殺蟲、開胃化濕、降脂降糖、助消化、平肝潤腸、祛痰、利尿、發汗、預防感冒、抑菌防腐的功效,可以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癥,還具有防癌的作用。
因為洋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著保健和醫療的作用,在歐美一些國家,洋蔥被譽為“菜中皇后”,但是眼病患者或者熱病患者都不宜食用。
3、大蒜
大蒜性溫味辛,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還有硫、硒有機化合物(大蒜素)以及多種活性酶,此外其鈣、磷、鐵等元素的含量也很豐富。
它具有殺蟲、解毒、消積、行氣、溫胃等功效,對飲食積滯、脘腹冷痛、痢疾、瘧疾、百日咳、癰疽腫毒、水腫脹痛、蟲蛇咬傷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此外,吃大蒜還可以防流感、治療霉菌感染,并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和較強的抗癌作用。
它是目前已經知道的效力大的植物抗生素之一,有“地里生長的青霉素”的美稱。但那些陰虛火旺、腹瀉、痔瘡、胃腸道出血以及眼病患者不宜食用。
4、生姜
生姜性溫味辣,含有姜醇等油性揮發物,還有姜辣素、維生素、姜油酚、樹脂、淀粉、纖維以及少量礦物質。
能增強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健胃增進食欲。
生姜還能殺滅口腔和腸道的病菌,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在炎熱的夏季,吃姜還可以起到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并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所以在我國民間流傳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處方”的諺語。
值得注意的是,生姜雖好,但陰虛內熱以及痔瘡患者要忌食。
5、花椒
花椒性溫味辛,含有檸檬烯、花椒素、不飽和有機酸和揮發油等成分。它具有溫中健胃、散寒除濕、解毒殺蟲、理氣止痛的作用。
對治療積食、呃逆、噯氣嘔吐、風寒濕邪所引起的關節肌肉疼痛、痢疾、蛔蟲等有一定作用。現代藥理研究還發現,它有一定的局部麻醉和鎮痛的功效,對各種桿菌和球菌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但是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痛風、癌癥患者和孕婦要慎用。
胡椒性溫味辛,含有揮發油、胡椒堿、粗脂肪、粗蛋白、淀粉等營養物質。
它有黑、白兩種,可以治療消化不良、腸炎、支氣管炎、感冒和風濕病等,現代藥理研究還發現,胡椒所含的胡椒堿、胡椒脂堿、揮發油等有祛風、健胃的功效。
糖尿病、痛風、關節炎、痔瘡、癌癥、支氣管哮喘等病的患者好不要食用胡椒。
本期嘉賓介紹
傅延齡
男,1959年5月5日出生。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中醫臨床基礎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張仲景學說分會委員、博士研究會會員,北京市中醫學會對外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教育部高等學校高層次評審專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香港中文大學訪問考官 (Visiting Examiner) 。
長期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及科學研究,提出“胃腸源性肝損傷”、“胃腸源性眩暈”、“血液分布失調綜合征”學說,較早發現唾液成分和肝損傷之間的相關性,建立了唾液膽汁酸、唾液單胺類神經遞質分析方法。
成功研制開發多種保健食品,獲美國專利1項。發表論文50多篇,編寫、翻譯出版醫學著作10多部,大型醫學叢書2套。先后赴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