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在轉彎時,我們還是提醒的是“一看、二慢、三通過”,別在自己轉彎的同時危害到別人的安全。
針對在轉彎時出現的問題,廠商也都在自己的車上做了很多工夫。
一般來說,四驅車在轉彎性能上都會有不錯的表現,帶EPS的轉向系統,其轉彎性能也十分出色。
此外,由于中國內地的道路分快慢車道,所以如果你在十字路口選擇右轉,千萬降低車速,觀察右邊正準備直行的電動車、自行車,以免右轉時與它們撞個措手不及。
小轉彎半徑和內輪差
小轉彎半徑和內輪差是影響汽車轉彎角度的主要因素。
小轉彎半徑。
將轉向盤向左(右)轉到極限位置使車輛繞圓周行駛,其外側前輪輪跡至轉向中心的距離稱為汽車小轉彎半徑。
小轉彎半徑是由車輛的大轉向角及其軸距決定的。
大轉向角越大、前后軸之間的距離越短,則汽車小轉彎半徑就越小,轉彎就越靈活、容易;反之轉彎就越困難。由于汽車的轉向角及軸距在制造結構上已經確定,決定了汽車的小轉彎半徑也不再改變。
所以當駕駛小轉彎半徑較大的汽車轉彎時,要注意不使外前輪越出路外或碰及障礙物。當駕駛小轉彎半徑較小的汽車轉彎時,要注意不使內后輪越出路外或碰及障礙物。
內輪差是指汽車轉彎,前后內側車輪轉彎半徑之差。內輪差的大小與轉向角及軸距有關,轉向角越大,內輪差就越大。
汽車拖帶掛車時,主、掛車的內輪差比單車大,一般半掛車的軸距較大之故。
因此,汽車轉彎時,既要正確估計小轉彎半徑,照顧到前外輪不要越出路外,又要考慮到內輪差,避免內后輪越出路外或碰及障礙物,特別是通過急彎或拖帶掛車時,更要引起注意。
轉彎操作方法
轉彎時,注意觀察道路情況合理選擇轉彎路線,控制行駛速度,正確掌握轉向時機。
通過彎道時,左右轉動轉向盤做到靈活、及時、正確。
車輛轉彎時應減速,打轉向燈,并發出信號,逐漸轉動轉向盤,彎緩時應早轉慢打,少打少回;彎急時應遲轉快打,多打多回。
車輛行駛時由于前輪定位的作用,車前輪會產生一種保持直線行駛的穩定性,當車輛轉彎時車輪會有一定直線阻力。
車速越快、彎度越急,阻力就會越大,其車輪上的阻力通過轉向系統傳導至轉向盤上。
因此,轉彎時的彎度越大(即轉彎半徑越小),車速越高,轉向盤的轉動阻力越大。汽車高速行駛轉彎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車身傾斜度逐漸加大,轉向盤的轉動阻力也逐步加重。
當傾斜度與轉動轉向盤時的力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如再猛打轉向,加上突發的緊急制動,強大的離心力將有可能引起車輛的顛覆。
汽車遇彎道行車時會產生離心力,離心力的大小與車速、轉彎角度成正比,車速越快,彎度越大,離心力越大。所以高速急轉彎時,易造成翻車事故。
因此,高速轉彎時不能猛打轉向盤,并嚴禁緊急制動。彎前應保持充裕的制動提前量,加大直線制動距離,使入彎速度控制在較有把握的狀態下,出彎前要做好加速和變速的準備。
經驗豐富的駕車者會根據車速、車輛在轉彎時的傾斜度及轉向盤的轉向力度來加大轉彎的角度,拉大直線制動距離,緩解轉彎時的離心力,確保車輛在彎道中的行車安全。重心較高的車輛,如高載車、客車、面包車和工程車等,在彎道中更應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