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因為營養價值高,普遍被人們作為早餐食用,但是近幾年關于豆漿的各種說法卻一直沒停過,豆漿不能與牛奶一起喝、豆漿致癌等等,這讓很多人開始擔心,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揭開真相,也為大家介紹一下豆漿的正確食用方法,看看你的豆漿的喝法是否對了呢?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竟有傳聞稱喝豆漿致癌,這讓很多喝豆漿的朋友很惶恐,究竟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豆漿含有雌激素,喝多了會致癌
豆漿中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有人認為雌激素過多和患乳腺癌有較大關聯,但這是一種誤解。因為大豆的“植物雌激素”并不是“激素” 。大豆中富含一種活性糖分叫“大豆異黃酮”,在豆漿、豆腐等各種豆制品中都含有,大豆異黃酮具有類似雌激素的功能,雖然被人們稱為植物性雌激素,其實它本身不是“激素”,而是一種糖分,只是具有類似雌激素的功能而已。
那大豆異黃酮吃多了會致癌嗎
大豆異黃酮是大豆生長中形成的一種活性物質。它與雌激素有相似結構和功能,被稱為“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以延緩女性衰老、改善更年期癥狀、抗癌防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提高生活質量。多項科學研究證明,大豆異黃酮不僅不會致癌,因為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清除體內自由基,起到抗癌作用。
有新聞報道稱:“早上孩子急著上學,王女士把剛‘煮沸’的豆漿讓孩子喝完,又準備一杯讓孩子帶上喝。結果孩子在學校出現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緊急送往醫院后因中毒較重,孩子后還是走了……”而法醫解剖調查后卻發現,都是因為一杯“未煮熟”豆漿造成的。
看到這條新聞,著實讓人驚慌,尤其是豆漿粉們,更是困惑:我平常喝豆漿也沒有任何問題啊,但為什么新聞中的小孩喝豆漿中毒了呢?豆漿還有哪些安全問題呢?
為什么喝了未煮熟的豆漿會喪命
孩子之所以會中毒,主要是因為豆漿在煮制過程中會有“假沸”現象。這是因為生豆中含有皂甙,它使豆漿在煮制過程中非常容易起泡沫,讓人誤以為豆漿已經煮開了,但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溫度只有80~90度左右。此時豆子中含有的皂素、皂甙、紅細胞凝集素及胰蛋白酶抑制劑等,大部分還沒有失活,喝了這樣的豆漿會造成諸如溶解紅細胞、刺激消化道等損害,從而引發中毒,出現胃部燒灼感、肚子脹痛、頭昏、頭痛、惡心 、嘔吐等癥狀。
那如何才能避免“假沸”現象呢?如果像新聞中的王女士那樣自己做原磨豆漿,在煮制過程中,當看到大量泡沫時,關小火再煮10分鐘。這個時候大豆中的皂甙等物質就會失去活性,此時再喝就沒有問題了。而如果是家用豆漿機,就不用擔心此問題,因豆漿機在打漿過程中已經在95度煮了將近20分鐘,像皂素、皂甙、紅細胞凝集素及胰蛋白酶抑制劑等大部分已經失活。
鮮豆漿就一定安全嗎
豆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一些生物活性物質,營養價值高,深受人們的喜歡。
但這同時也為細菌等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溫床,如果儲存不當,很容易引起菌落超標,從而引發腹瀉、嘔吐等食物中毒事件。鮮榨豆漿營養豐富,但同時也為細菌繁殖帶來有利條件,使細菌在豐富的營養條件下產生大量繁殖。這是新鮮飲品的特質,越是新鮮越容易變質,因為空氣中的微生物很容易破壞其中的營養。所以,為了安全起見,要盡量做到現榨現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