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王子平(1881-1973)
綽號神力千斤,河北滄州人士,出身武林世家,自小尚文習武,青年時代精通武藝、力能扛鼎,被江湖武林人士贊譽為“神力千斤王”,尤其精于武術彈腿,民國時代在北平曾經打擂擊敗過多位外國來華大力士和日本浪人。1949年之后,王子平成為中國武術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他曾經擔任過中國武術協會的副主席,晚年定居上海,從事武術教育與中醫研究工作,他也系的中醫骨傷科專家,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其女王菊蓉得其真傳,女承父業,日后也成為的武術教育家。
06:萬籟聲(1903-1992)
綽號自然宗師,早年身體孱弱多病,后考入國立北平林業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師從武術家杜心武,正所謂名師出高徒,萬籟聲通過杜心武的言傳身教,再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和天資悟性,學得一身好功夫,尤其擅長自然門,身手矯健敏捷、技擊動作迅雷不及掩耳,以快、準、狠著稱于世。他曾經參加過民國時代的國術比賽,獲得過輕量級的散打冠軍,在抗戰期間曾經擔任過國民政府下屬的中央訓練團的國術總教練。晚年定居福建福州,以傳授武術和傷骨醫生為業,并曾經擔任過福建武術協會主席一職,是一位精通傳統技擊精要的卓越武術家。
07:蔡龍云(1929-)
綽號神龍大俠,山東人士,出身于武術世家,自幼習武,悟性極強,擅長拳法和腿法,青年時代在上海參加過中外拳擊對抗賽,擊敗過俄國力士,后又在擂臺賽上擊敗過美國黑人重量級拳擊手,一時間享譽上海灘,被媒體稱為神龍大俠,晚年擔任過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并擔任上海體育學院武術系系主任、教授,長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武術教育與研究活動,可謂桃李滿天下,同時,他也是中國武術恢復傳統散打技擊競技的積極倡導者和熱心推廣者。
08:李小龍(1940-1973)
綽號功夫之王,原名李振藩,英文BruceLee,享譽世界的中國武術家,電影表演藝術家,也是中國功夫的國際代表人物,自幼學習詠春拳,后前往美國求學發展,畢業于華盛頓大學哲學系,自創截拳道,融合東西方武術技擊的優點和長處,擊打速度恰似閃電一般迅疾,令對手防不勝防,具有很強的實戰技擊性,尤其擅長二節棍和連環腿,多次在擂臺之外的非正式場合與西洋、日本以及泰國的搏擊高手交手過招,屢戰屢勝,是一名具有哲學創新深邃思維的武術思想家,在國際武術界和自由搏擊界享有至高無上的歷史地位和家喻戶曉的國際聲望,在海外甚至已經成為了中國功夫的化身和標志。李小龍英年早逝,生命短暫而輝煌,其墓地葬在舊金山市,成為了全世界功夫愛好者朝圣觀光的一處景致。
09:李連杰(1963-)
綽號武術之星,八十年代六奪全國武術套路冠軍,在風靡大江南北的電影《少林寺》中擔綱覺遠和尚的主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其武術表演技藝十分精湛、基本功扎實,動作舒展大方,揮灑飄逸,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具有很強的武術觀摩性和功法表演性,是繼李小龍之后的第二位真正國際重量級別的中國功夫皇帝,被贊譽為當代黃飛鴻。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李連杰在工作之余,創立了民間慈善機構“壹基金”,從事人道主義的慈善援助事業,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近,李連杰在四川5、12汶川大地震中又向災區人民奉獻了愛心援助。近些年來,李連杰開始了禪宗的修煉,崇尚悲天憫人的博愛精神,并身體力行之,已經逐漸地達到了仁者無敵、大愛無疆的思想境界。
10:柳海龍(1980-)
綽號散打之王,山東人士,中國當代武術散打界的重量級領軍人物,畢業于解放軍體育學院武術系,擅長拳法、腿法和摔跤,獨創“柳腿披掛”之絕技,散打功夫技藝精湛、爐火純青,其雖然在身形上似乎屬于力量型的高水平散打選手,但是其技術動作完全可以和前些年國內散打界技術動作優秀的全國散打冠軍楊建芳、賈偉濤和邢志杰等人相媲美,幾乎無懈可擊,在國內外高水平的職業散打搏擊擂臺之上是一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超級散打王,除了多次榮獲全國散打冠軍之外,也曾榮膺世界80公斤級別的武術散打冠軍,曾經多次在擂臺上擊敗外國頂級自由搏擊高手,多次力挫泰國拳王,多次橫掃日本武士,正可謂叱咤風云、誰與爭鋒,也成為當代中國武術散打界名副其實的功夫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