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的特點有哪些
1、散打的特點
(1)體育性
散打項目屬于體育范疇,和各種運動項目相比,有其共性,但也有特殊性----即抗擊。
由于散打競賽規則嚴格規定了某些部位,諸如后腦、頸部、襠部等為禁擊部位,并禁止使用反關節及用膝部攻擊對方,因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散打是以增強體質、交流技藝、提高技術水平為出發點取舍動作及使用方法的。
(2)對抗性
對抗性的技擊內容是散打的基本特征,比賽雙方無明顯固定的動作順序,而是互以對方技擊動作隨機應變,互相利用對方的弱點斗智、斗勇進行對抗。
它不僅要求散打選手要熟練掌握攻防戰術,還要求選手有敏捷靈活的應變能力,因而有別于其他武術套路的運動形式。
(3)民族性
散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和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空手道雖然能手腳并用,但無快摔技術;法國踢腿術以腳為主,配合拳法,但也無摔得技術。
散打于泰拳也有較大的區別。相比之下,散打是把拳法、腿法、摔法結合在一起的有中國民族特點的體育項目,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4)觀賞性
中國的散打具有較強的觀賞性。隨著散打運動的日益發展,它已成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極為喜愛的一項體育競賽項目,每次比賽均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群眾,有些比賽還出現了觀眾爆滿的情景。
例如2002年底在廊坊舉行的“散打爭霸賽總決賽”和2004年在廣東舉行的“中日散打對抗賽”就出現了觀眾爆滿的熱烈場面,許多買不上票的觀眾只好守著電視機看比賽的實況轉播。
2、散打的作用
(1)健身、強身
參加散打訓練的運動員一般較強壯、精神飽滿,在力量、耐力、靈巧、速度和柔韌等身體素質方面均有良好的體現。
散打運動員內臟器官和神經系統的功能較一般人均有明顯的提高。
(2)培養毅力,增強刻苦耐勞和勇敢拼搏的精神
散打運動員參加訓練對其意志與品質的鍛煉是多方面的,由于散打是對抗性極強的項目,因而在抗擊方面的要求較高,首先要克服膽小、怕挨打的心理,培養勇敢精神,磨練意志。
散打是勇敢人的項目,那些膽小、怕挨打的人是無法適應散打訓練的。由于散打比賽要求運動員要有良好的體力,而這種體力只有通過艱苦的訓練才能獲得。
因而在訓練中,貫徹“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大運動量訓練”的“三從一大”的訓練原則是散打運動員必須執行的,而這些均要求運動員具有堅強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必須摒棄懦弱和軟弱。
(3)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豐富人民生活
我國自1979年開展散打運動以來,全國和各地舉辦的散打比賽、爭霸賽、擂臺賽、杯賽增多,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過去幾年由于湖南衛視、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的廣泛宣傳,散打項目已深入人心,不少散打好手成了群眾崇拜的對象。
有些好手在比賽中展現絕招和新技術時往往會博得觀眾熱烈的掌聲和喝彩。散打運動給人以啟迪,給人們力量,給人們歡樂。
(4)提高防身自衛的能力
由于散打的功防戰術較為實用,并有克敵制勝之功效,因而對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公安武警及邊防戰士有特殊作用。有不少散打運動員退役后成了維護社會秩序的骨干力量。一些流氓、小偷、惡勢力一聽散打運動員就聞風喪膽,不敢輕舉妄動。有些老百姓參加散打練習后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防衛能力。
(5)加強交流、增進友誼
近年來,隨著我國散打事業的發展,與各國的交流也有明顯的增加,中美、中日、中韓、中泰均進行過友誼對抗賽,因而增進了與各國人民的友誼,一些外國朋友也前來中國學習散打技術,我國的散打選手也去國外傳播友誼,例如我國武警散打隊在2004年中9月去加拿大進行了友好訪問。
可以設想隨著我國散打事業發展、散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我國與各國的交流也會隨之增加。通過交流可以增進友誼,并弘揚中國的優秀文化。
不同的肢體發力點,同時可以擊打不同的有效部位。運用合理的肢體發力點擊打不同的攻擊點,并且要打得準,這是動作練習的另一個特點和要求。
“狠”是指動作力度上要重,發力時要用爆發力,以氣催力,并且運用整勁,才會效果好。才能使對手在你兇狠的拳腳下不敢輕舉妄動。
沒有一定的動作力度就不能給對手以威懾和震動,更不能重創對手。有時甚至會因為自己的動作力度不重,使對手的力反作用于自身而慘遭失敗。因此動作的狠是把握場上主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