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腿部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進退的變換,發勁的根源和周身的穩定,主要在于腿部。因而在鍛煉時,要特別注意重心的移動、腳放的位置和腿彎曲的程度。
練拳人常講:"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可見腿部動作姿勢的好壞,關系著周身姿勢的正確與否。
腿部活動時,首先要求胯和膝關節放松,這樣可以保證進退靈便。
腳的起落,要輕巧靈活;前進時腳跟先著地,后退時腳掌先著地,然后慢慢踏實。
初學的人往往感到顧了手顧不了腳,而且大多數人只注意了上肢的動作,而忽略了腿腳的動作,以致影響了整個拳架的學習。
應該充分認識腿腳動作在姿勢變換中的重要性,認真學好各種步型步法。
在練架子時,必須注意腿部動作的虛實,除"起勢"、"收勢"和"十字手" 外,避免體重同時落在兩腿上。
所謂腿部動作的虛實,就是體重在右腿為實,左腿為虛;體重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但是,為了維持身體平衡,虛腳還要起著一個支點的作用(如"虛步"的前腳和弓步的后腳)。
總之,既要分清虛實,又不要絕對化。這樣進退轉換不僅動作靈活穩定,而且可使兩腿輪換負荷與休息,減少肌肉的緊張和疲勞。
做弓步時,要以一腿彎曲支持體重,另一腿輕輕提起伸直(不可僵挺),腳跟自然落下,然后全腳慢慢忠實向前弓腿,這樣進退自然,步幅適當。
做跟步動作時,腳掌要先著地。蹬腳、分腳動作,宜慢不宜快(個別動作除外),應保持身體平衡穩定。擺腳動作("擺蓮腳")或拍腳的動作,不可緊張,須根據個人技術情況而定,手不拍腳也可以。
四臂部
太極拳術語中講"沉肩垂肘",就是要求這兩個部位的關節放松。
肩、肘兩個關節是相關聯的,能沉肩就能垂肘。運動時應經常注意肩關節松開下沉,并有意識地向外引伸。
太極拳對手掌部位的要求是:凡是收掌的動作,手掌應微微儲含蓄,但又不可軟化、飄浮。
當手掌前推時,除了注意沉肩膀垂肘之外,同時手腕要微向下塌,但不可彎得太死。
手法的屈伸翻轉,要力求輕松靈活。出掌要自然,手指要舒展(微屈)。源要松握, 不要太用力。
手和肩的動作是完整一致的,如果手過度向前引伸,就容易反臂伸直,達不到"沉肩垂肘" 的要求;而過分地沉肩垂肘,忽略了手的向前引伸,又容易使臂部過于彎屈。
總之,動作時,臂部始終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推掌、收掌動作都不要突然斷勁,這樣才能做到既有節 奏又能連綿不斷,輕而不浮、沉而不僵、靈活自然。
結語:太極拳是一種非常好的健身運動,練好太極拳需要有一個好方法,同時也需要你有一個好的動作規范,這樣我們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太極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