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專一練功不要朝秦暮楚見異思遷
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總想找一個治病快療效好的太極拳種或功法套路。所以,他們不專一經常變換拳種套路。
見異思遷,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新套路上了,結果分心勞神很難收到治病效果。其實,任何一個太極拳拳種、任何一個套路治病健身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關鍵是要能靜下心來,排除雜念排除干擾,專心致志的練功才能收到效果。
中老年人打拳練功主要是為治療慢性疾病,不是為了比賽和表演,所以習練太極拳不要過分地追求套路和動作的高、難、新、美,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選擇一兩個適合自己的套路,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太極神功治療慢性病的原理
要避免在運動中做推、拉、舉之類的靜力性力量練習或憋氣練習。應該選擇那些有全身性的、有節奏的、容易放松、便于全面監視的項目。
有條件的可利用活動跑道、自行車功率計等進行運動。較適合高血壓病康復體育的運動種類和方法有氣功、太極拳、醫療體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舞蹈、游泳、娛樂性球類、效游、垂釣等等。
太極拳動作柔和,每個動作要求松柔圓活,練習太極拳能夠疏通經絡,加快血液循環,起到降血壓的作用。
由于太極拳動作柔和,肌肉放松且多為大幅度活動,思緒寧靜從而有助于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練完一套簡化太極拳后,收縮壓可下降1.3~2.7kPa(10—20mmHg),長期練習太極拳的老人安靜時收縮壓的平均值約比同年齡組老人低2.7kPa左右。
高血壓患者打太極拳時重要的是注意一個“松”字,肌肉放松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從而促使血壓下降。此外,打太極拳時要用意念引導動作,使思想高度集中,心境守靜,這有助于消除高血壓患者的緊張、激動、神經敏感等癥狀。
打太極拳不僅可增強心肺耐力及下肢肌力,高血壓、糖尿病人練3至6個月后,甚至可減少用藥量,專家鼓勵中老年人,沒事不妨多練拳。這是專家推薦給中老年人的佳健身運動。
高血壓高發人群一般都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骨骼脆弱,練習太極拳不僅能降血壓,還能防治骨質疏松。
這項由研究所所做的太極拳健身研究,有90名50-64歲的中年人及76名65-80歲的老年人參與,分為太極拳組和不運動的對照組,其中太極拳組練習太極拳平均達五年以上。
結果測量兩組心肺耐力發現,有打拳習慣的中年男性,大攝氧量較同齡者增加29%,女性則增加15%;而有打拳習慣的老年人,大攝氧量也較同齡者多出18%至19%。
專家指出,由于心肺耐力(大攝氧量)會隨著年齡漸長而下降,經過持續追蹤這些中老年人兩年后,再度測量發現,有持續打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減少量只有不運動者的一半,顯示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具有保護效果。
太極神功預防慢性病的功法
拍打法
用雙空掌心從上到下全身拍打,重點敲擊部位是背部和足三里等穴位。可以促進微循環,改善全身末梢血液的供應。
抖動法
是由自身發動的渾身顫抖。方法是挺胸站立,以腳跟和膝蓋為軸,有意識地進行全身上下各部位肌肉和內臟顫抖,此法對全身微循環有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