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練拳從起式的開合呼吸,到收式的收氣歸丹,整個過程都要放松練,用意而不用拙力;并注意整體動作的上下相隨,內外合一,節節貫穿而氣遍周身。將全身的氣混合運轉,不斷壯大,并與天地之氣融為一體。
所以說,我們學習太極拳一定要講究步驟,注意過程性的過度。
身要穩
簡單地說,太極拳就是混合的圓形運動。在做不同方向角度的圓弧運動時,身體的穩健是保證心靜、體松、神凝、氣順的基礎條件。王宗岳宗師在《十三勢行功歌訣》中,對形體的要求是 “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頭頂懸”。
具體說來,就是在運動中虛實轉換要穩;要圓襠開胯,使下肢形成一個拱形,既能承受身體的重量,又保證在運動中拳架的穩定工整。
松腰松胯是保證在運動中既穩如泰山,又靈活自如;松肩垂肘既能使力達于手指,而又保證上肢不漂浮;虛領頂勁使人的椎體松開,既保證人體正直,又能使頭部靈活運動等等。以上諸條都是我們在練習太極拳時要遵守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境要佳
練太極拳脫離不了練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而社會環境尤其復雜,不僅可細分為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而且還處在不斷的變化中。
有些太極拳前輩功夫很好,但壽命不長,就是因為他們的家庭環境、生活環境不好,而長期勞累壓抑,以至盛年早夭。如戰爭年代,“文革”十年動蕩,在那種環境下,你心難靜、身難安,練拳也很難長壽。
有些環境我們不可選擇,但有些是可以選擇或加以改善的。
如練拳的自然環境,我們應選擇依山傍水或樹木蔥翠的清靜之地,遠離污染嚴重的鬧市,特別是車水馬龍的路邊不宜練拳。
遇到風雨雷電霧等惡劣天氣,應避免在室外練拳;而春夏秋冬四季要注意避免與之相應的風寒暑濕燥火六邪入侵人體。
再如,我們可以通過努力來改善家庭生活環境。父慈子孝、夫妻和睦是良好家庭人際心理環境的基礎。有了好的環境,練拳才能心安氣順而有利健康。
上述原則和要領,其根本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和諧。人的身體各系統的和諧、身體同精神的和諧、人的生命同環境的和諧。
和諧狀態是練習太極拳的佳狀態,也是生命活動的佳狀態。這種調和身心的目的和方式體現出太極拳的基本修煉原則和獨特的運動風格,即內外俱練,以內為主;動靜相兼、以靜為主;練養結合、以養為主(養精、養氣、養神)。
養心安神身不受損;養人體正氣,調勃勃生機;舒筋活血,一順百順。我們應該將練習太極拳升華為修煉太極大道,道法自然,合道者自然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
結語:綜上所述,太極拳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練習太極拳能緩解精神壓力,對疾病起著預防的作用。老年人練習太極拳能陶冶情操,還能給生活增加樂趣,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