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術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運用準確優美的示范和精煉的講解(多運用形象化講解、13訣化講解、術語化講解)來教授動作,這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障。
1、教師要用技擊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提出并分析每個動作的發力點、著力點,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的提問,讓學生思考、體驗。
2、講解肌肉的用力狀況與動作的性質,分清型與法的關系,使學生對動作產生更深層的理解,加深記憶,從而表現出正確的動作定型。
3、提供多種學習方法指導,敏銳地洞察、捕捉學生學習中表現出的細微變化,以區別對待不同的學生,提供及時準確的指導,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4、善于表達關愛學生。真誠流露感情,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在關注著自己,以建立起和諧、民主、情感化的教學環境。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只有采取在尊重的基礎上進行關愛學生,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在與學生的對話交流中,注意啟發引導學生的自信,使之高興地學練。教師贊美學生、鼓勵學生、激勵學生發揮潛能,那么,太極拳教學的效果會倍增。
5、給學生留出相互交流的時間。教師讓學生進行以小組或個人,互相進行切磋技藝,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勉勵學生的上進心,使練習更加主動有效。
學生自己講解、示范不但能使學生理解記憶動作,而且更能提高動作質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做好復習鞏固
1、教學中采用”漸進漸退”的教學法及時復習。教師可以根據套路的難易及動作的內部規律,把套路動作分成若干個動作單位,如學習五個動作或動作單位后,學習第六個動作時,就從第二個動作進行練起,以此進行下去,這樣做符合認識規律,使所學動作印象深刻,又做到了及時復習,學習效果會很好。
2、課后“過電影”復習法。利用睡覺前或醒來后把所學的動作從頭到尾過一遍,這個方法對學習動作很有幫助,學生利用此方法與不用此方法的結果有很大的差別。
3、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它是復習策略的高深層次。把學到的動作教會他人,通過課中小組內自由教輔,課后并能教會他人,從課內向課外合理、有效地延伸和有機結合,形成課內外一體化。
如:引導學生成立俱樂部、太極拳課外輔導小組等,讓學生在課外把教學內容消化、運用,進而轉化成為自我鍛煉的手段,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
四、提供比賽的平臺讓學生盡情展示,在磨練中成長
太極拳學完后,不能只是教師或學生自己評價打下分數就完了,一定要舉行太極拳比賽以鍛煉學生,并在學校網站、報欄進行宣傳,讓學生認識到比賽就是學習與切磋技藝的過程。
比賽結果有成功也有失敗,我們應培養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學生不僅獲得戰勝困難的成功體驗,同時,還會經歷比賽的挫折磨練,學生的適應能力也會增強。學生參與評價,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裁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