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檢查有哪些臨床意義
眼壓檢查又稱眼內壓檢查,在眼科體檢中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眼內壓的病理變化有過高或過低。
正常人的眼內壓一般在10~21mmHg(正常值)眼內壓高于正常值可疑為“青光眼”的癥狀之一,此病多見,為臨床上主要致盲原因之一;眼內壓低于10mmHg以下即為低眼壓,多見于眼球萎縮、眼外傷及瘺管等情況。所謂“低眼壓性青光眼”實際上是眼部睫狀灌注壓力低。不僅睫狀循環,而睫狀后動脈、眼動脈、頸內動脈或全身動脈硬化性狹窄均可因灌注壓力低而變現為“低壓性”青光眼。
眼底檢查也稱眼后段檢查,是眼科檢查中的重要環節,特別是中老年受檢者。通常眼底檢查可分為:視盤、視網膜血管、黃斑及一般眼底四個部分。
視盤檢查
正常視盤色為粉紅色,若視盤為白色、黃灰或青白色即為病態。如:視盤蒼白可疑為視神經萎縮,視盤生理凹陷擴大可疑為青光眼。
視網膜血管檢查
檢查其血管彎曲度、血管鞘、口徑、反光帶、色澤、搏動、血管畸形。如:動脈變細反光強、有交叉壓跡可疑為眼底動脈硬化等。
黃斑檢查
黃斑部是構成中心視力的重要部分。細微改變即可影響視力,檢查黃斑部的反光,色澤、色素、白斑、紅斑、隆起度。如:黃斑部出血、滲出、隆起、中心反光消失可考慮為黃斑病變,黃斑變性等。
一般眼底檢查
觀察眼底色調、紋理、類型:如色調變灰而混濁可考慮為視網膜變性或炎癥。如:全面變白,可考慮為“視網膜脫離”“白化病”等。
檢查過程
(1)直接檢眼鏡檢查法
所見是放大16倍的正像。鏡的構造包括照明系統和觀察系統,燈光由一小鏡反射入被檢眼內,檢眼者可通過裝有可調節屈光不正的系列鏡盤檢查眼底。檢查眼底前,應先行徹照法檢查屈光間質有無混濁,查眼底應循序查視乳頭、黃斑部和視網膜。一般由后極至周邊部。
(2)間接眼底鏡檢查法
所見是放大4倍的倒像。所見眼底范圍大,立體感強,可同時看清眼底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病變,利用鞏膜壓迫器,還可檢查極周邊的眼底。
眼底病變疾病需要怎么來預防
1、定期檢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不可逆轉的,必須早發現、早治療眼底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檢查視力及眼底。因此,這是屬于眼底疾病的預防方式之一。
2、眼底疾病的預防還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律,戒除不良嗜好。糖尿病病友必須戒煙,飲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和高脂肪的食品。眼底疾病患者需要適當鍛煉,但避免劇烈運動。
3、嚴格控制血糖也是可以預防眼底疾病的發生的。有人進行過長達20余年的觀察,發現80%以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在20年后會發生眼底疾病的病變,而控制良好的眼底疾病患者只有10%左右出現視網膜病變,差別非常巨大。
4、控制血壓,血壓對預防眼底疾病都很重要。平常控制血壓很重要,血壓不控制好,很容易出現糖尿病眼病。有些病友現階段血壓不好,但暫時沒有任何反應,但如長此以往,10年后出現眼底疾病的病變的幾率非常大,還會導致失明。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眼底檢查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多了解。小編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對眼底檢查能有個清晰的認識,希望這些知識能幫助到大家哦!后,小編祝愿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