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郁化火型:多由惱怒煩悶而生,表現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脈弦而數。
【處方】木通3g,黃芩10g,梔子10g,澤瀉10g,龍膽草10g,柴胡10g,當歸10g,車前子10g,甘草6g,生地15g,酸棗仁15g,龍齒30g,磁石30g。
【功效】方中龍膽草、黃芩、梔子清肝瀉火;澤瀉、木通、車前子清利肝經濕熱;當歸、生地養血和肝;柴胡疏暢肝膽之氣;甘草和中;酸棗仁、龍齒、磁石鎮心安神;全方共奏疏肝泄熱、鎮心安神之功效。
二、痰熱內擾型
常由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導致腸胃受熱,痰熱上擾。表現為不寐、頭重、胸悶、心煩、喛氣、吞酸、不思飲食,苔黃膩,脈滑數。
【處方】黃連10g,法半夏12g,陳皮6g,竹茹2g,枳實9g,茯苓12g,知母10g,瓜蔞仁10g,甘草6g。
【烹制】水煎服。
【功效】清痰化熱,安神定心。
1、第一種方法是,把右手的五個手指分別放在頭部的督脈、膀胱經以及膽經上,往前發際推,向后發際推5~7次。然后再沿著兩邊的胸鎖乳突肌輕輕進行拿捏,并推拿肩井3~5次。
2、第二種方法就是俯臥好,在背部使用滾法,按摩3~5分鐘左右。心脾虧損的失眠患者可以重點按揉心俞和脾俞穴位;而腎虛的患者就要重點按揉腰部兩側的腎俞、關元俞穴位,后要點按神門、足三里以及三陰交穴位。
3、第三種方法是按照以下方法進行按摩。按揉百會50次。然后再擦拭腎俞50次。接著在按摩自己臍下的氣海和關元,各50次。再按摩足三里和三陰交,同樣是各50次。后是按摩100次的擦涌泉。然后仰臥在床上,細而均勻進行深呼吸30次,待全身放松之后,意守丹田就可以睡覺了。
總結:晚上睡不好的問題現在已經成了一種“大眾疾病”,上文中介紹的通過飲食以及自我調理等幾種方法調節睡眠,那么,如果您因此而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可咨詢心理醫生,或去醫院治療,以保證更為全面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