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的呼吸方式很重要,初學太極拳只要保持正常呼吸便可,過于追求高層次的呼吸,會出現氣喘吁吁的現象。
呼吸方法以鼻吸氣,以鼻呼氣或口鼻同時呼氣,不可用口吸氣;呼吸要深、長、均、細、緩;呼與吸交換時,有個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暫短過渡,此時,呼或吸要柔緩、輕細、圓滑的自然換接。
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規律是“動作時肢體上舉、后收時吸氣,向下、向前時呼氣;動作時肢體上舉、后收時吸氣,向下、向前時呼氣;胸腔舒張時吸氣,胸腔收縮時呼氣;隨勁力蓄收時吸氣,隨勁力發放時呼氣。
在發明勁時,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氣蓄力,再以氣催力。即結合肢體動作,吸氣聚蓄力于丹田;發力時,借助呼氣催促,將內蓄的氣感、勁力爆發出去。
太極拳拳勢呼吸練習方法
首先,各門派的太極拳,起吸落呼兩者都是一樣的要求,什么叫起吸落呼?如所有太極拳的起式,均是兩臂慢慢向上抬起時,為吸氣。兩臂慢慢向下落時,為呼氣。
第二,他們的不同點是,逆腹式呼吸是合吸分呼。而腹式呼吸是分吸合呼。如逆腹式呼吸在抱球式,或兩臂向回拉時,為吸氣。兩臂向外或向上走勢時,如野馬分鬃或斜飛勢就為呼氣。而腹式呼吸則相反。
第三,氣沉丹田,兩者也是一樣的。但有些同志還不太清楚什么叫氣沉丹田,我不從理論上闡述,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清楚了。如練舉重的,氣必須沉到丹田,否則他就不會舉出你要舉的重量。
練太極拳也一樣,氣沉不到丹田,你在實戰的技擊中,你就發不出力。所以過去的老拳師在傳受太極拳時總是強調,要氣沉丹田,怎樣氣沉丹田?我舉的例子是一方面,另一面就是要求以意領氣,氣到力到,以氣運身。
第四,是口鼻呼吸法,兩者也是一樣的。口鼻呼吸法,就是在練拳時用鼻子吸氣,口呼氣。呼氣時口不須張大。呼吸要慢勻。
第五,在練太極拳時,還遵循兩條重要的原則,就是靜和松與呼吸相結合,兩者也是一致的。在練拳時要慢慢入靜,頭腦無雜念,逆腹式呼吸氣才順,在加上全身放松那就如虎添翼,就會很快進入氣功態,當然任督二脈也就任轉自由了。目前大多數練太極拳的都在練逆腹式呼吸,如果沒有老師的當面的指導,好不要強調配合呼吸了。
太極拳呼吸與動作結合要領
一、動作一
頂勁虛虛領起,以中氣潛轉為軸,腰勁先左后右旋套,身體螺旋下沉,雙手左逆右順,走弧線向左前方棚出,膻中穴微內含,周身合中寓開,丹田吸氣,氣結中宮,眼視前方,耳聽身后,兼顧兩腎。
二、動作二
腰勁微向右旋,身體螺旋下沉,雙肩左催右領,引導諸穴內氣潛轉,膻中穴微內含,心氣與橫隔膜同步沉降,坐腕旋轉,氣聚軸腕,內棚外折,眼視右手。丹田呼氣。
三、動作三
腰勁向右旋,身體螺旋下沉,胸腰由左向右做下弧運化,雙手旋腕轉膀,向身體右側運展。同時松左胯、泛右臀。周身合住勁,繼續呼氣。
四、動作四
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襠,五趾抓地,小腹關元內斂納氣。雙手上棚,目視左前方,氣由丹田上行,丹田吸氣。
五、動作五
松腰下氣,身體螺旋下沉,左腳內側向左前方滑出,內氣順左腿沉降至涌泉穴,一吐既納。雙手向右上方加棚勁,膻中穴微內含,勁催至雙手加棚勁,氣下行至左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