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松肩墜肘,兩臂要松得如系物沉墜,并且肩墜與虛領頂勁形成對拉勁,目的是促使腰背松沉下墜。
四是含胸撥背,兩肩里裹,兩臂如抱大樹,后背有橫向對拔感,以便內氣下沉丹田,胸空腹實,使氣位下降。
五是松胯圓襠,下落兩胯內側,襠口撐圓,襠松墜走下弧線,使內氣更加下沉,后撐命門。
六是通過松胯圓襠,就會加強兩腳的蹬力,使內勁下沉地下,再借地球反作用力,加大腿部上托力,讓低盤穩固,低盤固,上身就會松輕。
七是動作要慢,每個動作都要體現點線連接的過程,運勁如抽絲,雖動尤靜,身感空氣有阻力,加大身體的松沉程度。
八是骨肉分離,肉松骨挑。練太極拳時要放松肌肉,但筋骨卻有挑勁,感覺身上的肉掛在骨架上,并有彈性,又如雪壓松枝。
通過以上方面的注重練習,太極拳的沉勁就會練出來,身體沉穩,上輕下實。
三、練成虛靜輕靈功夫
身體沉穩,拳架就漂亮,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時推手也能穩中取勝。但是,對于散手實戰來說,沉穩中還要求靈活,所以必須練成輕巧空靈的功夫。虛靜空靈乃太極拳高層功夫。
那么,怎樣才能練出王宗岳太極拳論所云:“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太極拳上乘功夫呢?
應該從“境靜”和“身輕”上去悟去練。
靜境是指在意識支配下,有如人入無人之境,空曠得萬籟俱靜,聚氣斂神。在境靜空間里練拳,一定也會讓心更加靜下來,專心致志,沒了心浮氣躁,摒除了雜念,自然進入物我兩忘的空靈的天人合一境界,心靜安舒,心態坦然。
境靜是身輕的前提,有了境靜,心情也靜,才會用意不用拙力,不用力實則有大勁,練出的太極拳就會做到無人如有人的境界,實戰能彰顯有人似無人的大無謂氣概。
人常說太極拳"四兩撥千斤",其實就是要懂得身法輕靈之理,以意行氣、以氣催行,輕靈自如,以求"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整勁。
有了輕靈的整勁,行拳走架,如人太空行走之輕美,如履薄冰之輕靈。若實戰,抖彈發力,一觸即發,隨心所欲,出神入化,所向披靡。
結語:看完上面的文章,大家對練習太極拳的努力方向都有了解了嗎?我們在練習的時候,切不可盲目進行,要心中有自己的目標,每次的練習都應朝目標進行。練習太極拳,一定要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