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之氣可分為“先天之氣”與“后天之氣”。“先天之氣”即元氣,它生于先天精,藏于人體命門,是生長發育和各臟腑活動的啟動因素。“后天之氣”有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
宗氣是由自然界的大氣和經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氣結合而成,具有推動心臟行血、肺臟敷布的作用;營氣來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脈中,具有營養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衛氣來源于腎臟,布于體表,具有固陽于內,抵御衛外的作用。
臟腑之氣,稟賦于先天之氣,又賴于后天水谷精微的營養而發揮各臟腑的自身功能。元氣充沛,則后天之氣得以資助,從而臟腑協調,身心健康。
在練習渾元樁時,腎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后天之精的榮養,元精益固,元氣自充,從而起到培補元氣的作用,這個過程也被稱之為“煉精化氣”。
經絡是人體內經脈和絡脈的統稱,它遍布人體全身,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渾元樁的練習可以調和人體經絡的氣血,起到通經活絡的作用。
當功夫練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通過“心息相依,以意領氣”的鍛煉,隨心所欲地“意到氣到”某個部位或臟腑,從而練就“意氣合一”。
4、拉筋伸骨,增加全身生理活動范圍
在技擊中,若要動作到位,勁道順暢,須有良好的身體柔韌性作基礎,這樣在做技術動作和發勁時才不會感到肌肉和韌帶的阻礙。
渾元樁獨特的姿勢使全身的肌筋都因骨骼的伸展而被拉伸,無形中鍛煉了全身的柔韌性,增加了肌肉、韌帶和關節的生理活動范圍。在搏斗中常能在普通人的生理活動極限中發出力道反擊對手。
5、上虛下實,穩固下盤
渾元樁要求練習者上虛下實,即上元(肚臍以上)輕虛,下元充實。練功時姿勢的重心要放在臍下,此時身體才能穩如泰山,舒適自然。氣息要求氣沉丹田,從而使下元真氣得到充實。待日久功深,下盤會隨元氣充足而逐漸穩固,終產生落地生根的功效。
太極渾圓樁之歌
五千中華有寶藏,美名就是渾圓樁。
獨立守神是核心,抱圓守一要牢記。
動作簡便好易學,男女老少很相宜。
麻冷熱脹是正常,痛癢重僵君莫慌。
循循漸進不著急,三年筑基出奇跡。
百練不如一站妙,益壽延年功自高。
中華國粹需弘揚,大道同歸渾圓樁。
結語:綜上所述,練太極站樁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同時還能提高身體的穩定性和協調性,是老年人健身養生的佳運動。經常練習太極站樁可以增強腿部力量,延遲骨骼衰老,是身體健康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