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時候,除了吃感冒藥之外,還可以吃什么食物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感冒時的食療方法,一起學習一下。
1、桑葉薄荷飲
藥材:桑葉、菊花各6克,薄荷3克,苦竹葉15克。調料:白糖適量。
做法:將桑葉、菊花、薄荷、苦竹葉加水適量,煮沸,將藥液潷人茶杯內。加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桑葉中有豐富的鈣和鐵,有祛風清熱、明目的功效;菊花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薄荷能提神解郁、疏熱解毒、消炎止癢;苦竹葉能清熱除煩、利小便。本飲有疏風清熱、解表退燒之效,適用于外感風熱表證、感冒風熱等。
2、姜蔥豆豉豆腐湯
材料:淡豆豉15克,豆腐l塊。藥材:北黃芪5錢,白術15克,西洋參12克。調料:蔥、生姜適量。
做法:切去蔥須,切段。淡豆豉與生姜洗凈備用。豆腐切成塊;北黃芪和白術洗凈后用布包起來備用;西洋參洗凈備用。鍋中倒1大匙油燒熱,放入豆腐煎至表面微黃,移入湯鍋,加入淡豆豉、生姜片和1500毫升水,放人藥材包,用中火煲30分鐘,再加入蔥白,待湯煮滾,撈出藥材包,加鹽調味,趁熱飲用。
功效:淡豆豉、蔥白都有解表發汗的作用;生姜對發表、散寒、止嘔、開痰、鼻塞也具療效;豆腐具有清熱、生津、解毒、解酒的作用。在傷風之初,這一道湯有助緩解喉嚨癢、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現象,可治輕微風寒感冒。
3、小蔥老姜湯
材料:細香蔥(小蔥)、老姜。調料:紅糖適量。
做法:將細香蔥、老姜分別沖洗干凈,置小鍋內,加水1小碗,煎至半小碗,去渣留湯,加紅糖少許即可。趁熱飲服,服湯后需蓋被發汗,故應避風。
功效:姜對發表、散寒有效;紅糖具有祛風散寒。
結語:經期的女性對于飲食的選擇要格外注意,是否能夠用藥以及用什么藥,都需要經過醫生的許可或者是深思熟慮。若是在經期的時候,吃錯藥物的話,會導致身體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感冒的時候,我們也是可以做些食療來治療感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