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眼干眼澀的有效辦法
一、暖
熨目通經絡
善意的目光可以傳遞直達人心的溫暖,其實眼睛也喜歡溫暖。眼部的血管比較細,天氣過冷的時候,血管會收縮,由于有眼瞼保護,一般人都可以適應這種溫度變化。
對某些特殊人群來說,寒冷可能成為眼疾的誘因。
方法一:熨目
中醫傳統的暖眼方法有“熨目”和“浴目”。
熨目就是閉上眼睛,兩手手掌相互摩擦到發燙,然后迅速地按撫在雙眼上,這時眼睛會感覺到一股暖流,注意在熨目前一定要洗凈雙手。
方法二:浴目
浴目則是利用熱水或中藥煎劑的熱氣蒸騰上熏眼部的治療方法,熱水、熱毛巾或者熏蒸儀都可以。
浴目需要注意水溫,蒸汽的溫度比體溫高一些,大概在40~50℃就比較合適,太熱可能傷到眼睛及周圍皮膚,太涼就達不到溫經通絡的效果。
對于風熱型的眼干、視疲勞,還可以在水里少加一點菊花、桑葉或薄荷以清熱明目,這類人常表現出看近處容易疲勞、眼部發熱、口渴、煩躁、手腳發熱等癥狀。
熨目和浴目沒有太多禁忌,一般情況下任何人都可以這么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眼睛有炎癥、疼痛、分泌物較多時,就不適合了,此時這么做不但不能緩解癥狀,反而可能給細菌繁殖創造條件、加重病情。
二、遠
看遠防近視
長時間近距離看東西,會導致睫狀肌痙攣,產生視疲勞,對于青少年來說,還可以導致近視。
中醫講究“惜目”,一是強調用眼時間不能過長,二是環境光線要合適。
但現在,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喜歡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看電視,距離非常近,并且一看就是很長時間,再加上屏幕光線的刺激,非常容易導致近視眼的發生。
中醫有個方法叫做“極目”,就是盡量往遠的地方看。在日常生活中,受條件限制,我們雖然看不了草原上那么遠,工作時間也很緊張,但仍然可以因地制宜地進行調節。
連續看近處45分鐘,就應該抽出5分鐘左右時間看看遠處,可以站在窗口往遠處看,往綠色的地方看;如果高樓林立,往樓頂看也行,但要注意不要讓陽光直射到眼睛。
專家強調,坐著看書寫字或者看電腦要有良好的姿勢,與書本保持33厘米以上的距離。
三、動
轉眼解疲勞
目光呆滯,說的是無神的雙眼,對于傳神的眼睛,卻用靈動來形容,可見,眼睛得常動。
中醫著作里有“每日睡起,跌坐凝思,塞光垂簾,將雙目旋轉十四次,緊閉少時,忽然大瞪”的記載,這就是所謂的“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