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頂的分類
(一)脂溢性脫發
常見的脫發類型是“雄性脫發”,或者被稱為“脂溢型脫發”或“遺傳性脫發”。“雄性脫發”一般是從前額或頭頂開始,在整個過程中,原來健康、濃厚頭發的毛囊伴隨發干的萎縮開始變成很細、很短并且脆弱的頭發(這個過程我們稱為萎縮,相應的頭發稱為萎縮頭發)。甚至這些毛囊只能長出纖細的、幾乎看不見的毫毛,或者整個脫落。
這里需要提到一點大家經常遇到的錯誤觀點,認為遺傳性脫發就是皮脂分泌旺盛所致,據研究表明雄激素的代謝異常與皮脂分泌無關。其恰當的名稱應該是"雄激素源性脫發",它表達了激素和基因的關系。而下面提到的脂溢性脫發只是再男性出現脫發的同時,經常伴隨的另一種脫發原因而已。此類脫發有遺傳傾向,所以又稱家族性脫發。近年來有人認為是多因素或多基因遺傳所致,也就是說男性型脫發是幾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總之,遺傳性脫發是一種復雜的多基因遺傳病,目前還尚未查明誘發毛發脫落的所有遺傳基因,所以還沒有找到防止脫發的基因療法。
脂溢性脫發與皮脂分泌過旺有直接關聯的證據之一是,人體皮脂分泌與氣溫高低有關,氣溫越高皮脂分泌越多。故在夏秋高溫季節脂溢性脫發就特別嚴重,在冬春季癥狀會有所減輕。還有實驗證明,脂溢性脫發與體內荷爾蒙平衡失調有關,當人體血清睪丸酮等雄性激素濃度達到30微克/升以上時就會抑制毛囊細胞的生長,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強。由于人體雄性激素水平過高致皮膚分泌旺盛,繼而引起的毛囊口角化過度,從而影響毛囊的營養,致毛囊逐漸萎縮、毀壞引起脫發。
(二)斑禿
除脂溢性脫發外,斑禿也是一種很常見的造成脫發的病因。斑禿的發病理至今還沒完全搞清楚。但斑禿常常出現在精神受到刺激的時候,因此精神和心理因素很可能是誘發斑禿的原因之一。
斑禿的臨床表現是頭發一塊塊地脫落,一般脫落區域呈錢幣大小的圓形,光滑沒有毛發。很多時候斑禿不用治療也會在一年內自然恢復。在斑禿的恢復期當頭發再生時,新長出的頭發往往象絲一樣又細又軟,顏色很淺。漸漸地,發質才會變粗變硬變很恢復成正常的頭發。斑禿應與假性斑禿區分開來。后者是永久性脫發,頭發不可能再生,表現為幾個小面積脫發,但脫發的區域常常往一起匯集。
斑禿是可自愈的,但常可復發,病程可持續數月或更久。恢復期的新發呈纖細、柔軟、灰白色,逐漸粗黑,后恢復正常。
如果你近頭發一塊塊地脫落,脫落區域呈錢幣大小的圓形,那么你的脫發屬于斑禿,很多情況下斑禿不用治療也會在一年內自然恢復。
(三)精神性脫發
精神緊張、憂郁、恐懼或嚴重失眠等均能致使神經功能紊亂,毛細血管持續處于收縮狀態,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而頭皮位于人體的上端,因而頭發易脫落。精神因素還會嚴重地影響頭發的生長周期,長時間的視力疲勞、精神壓力過重、神經過度緊張、急躁或憂慮情緒、熬夜等,均可導致頭發生長周期縮短,出現脫發現象,導致早禿。常見如重病后脫發、考試后脫發以及一些擔負重大責任的單位負責人或商人的脫發。
如果你近一段時間壓力很大,精神高度緊張,過分憂慮急躁,經常熬夜失眠,這時的脫發是屬于精神性脫發,這時適當的調節,放松心情,就可緩解脫發癥狀。
(四)內分泌失調性脫發
由于內分泌腺體機能異常而造成體內激素失調而導致的脫發稱為內分泌失調性脫發。產后、更年期、口服避孕藥等情況,在一定時期內會造成雌激素不足而脫發;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者亢進、垂體功能減退、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腎上腺腫瘤、肢端肥大癥晚期等,均可導致頭發的脫落。
在女性孕產期間,荷爾蒙會發生急劇的變化,是導致產后脫發的主要原因之一,身體內雌激素水平增加,使少數頭發處于靜止期,這也意味著少數的新頭發會長出。在懷孕期間,頭發可能增多,變厚,而分娩后,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新長出的頭發會脫落掉。產后脫發是一種暫時的生理現象,脫發終都會恢復至正常狀態的。所以不必去理發店做各種發型來掩蓋頭發稀少部位,或是濫用各種防脫產品等。
(五)營養代謝性脫發
食糖或食鹽過量、蛋白質缺乏、B族等維生素的缺乏、缺鐵、缺鋅、不足或過量的硒等,以及某些代謝性疾病如精氨基琥珀酸尿癥、高胱氨酸尿癥、遺傳性乳清酸尿癥、甲硫氨酸代謝紊亂等,也是掉頭發的原因。
食糖性脫發:食糖性脫發為食糖過量引起的脫發。糖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形成大量的酸素,破壞維生素B族,擾亂頭發的色素代謝,致使頭發逐漸因失去黑色的光澤而枯黃。過多的糖在體內可使皮脂增多,可誘發頭皮發生脂溢性皮炎,繼而大量脫發。
食鹽性脫發:食鹽性脫發為食鹽過多造成的頭發脫落。鹽分可導致人體內水的潴留,同樣在頭發內可造成滯留水分過多,影響頭發正常生長發育。同時,頭發里過多的鹽分給細菌孳生提供了良好的場所,易患頭皮疾病。加上食鹽太多還會誘發多種皮脂疾病,造成頭垢增多,加重脫發現象。
近及幾年原來,越來越多的男士脫發日趨嚴重,經過專家的分析指出,這與減肥過度有關。角朊是頭發的主要成份,主要由蛋白質和鐵質等物質構成。不少男士因為減肥一天只吃素食,難以補充充足的蛋白質、鐵質等營養供給毛囊導從而導致脫發。
(六)化學性脫發
包括藥物性脫發和美發用品性脫發。
腫瘤病人接受抗癌藥物治療,長期使用某些化學制劑如常用的慶大霉素、別嘌呤醇、甲亢平、硫脲嘧啶、三甲雙酮、普萘洛爾(心得安)、苯妥英鈉、阿司匹林、消炎痛、避孕藥等常引起脫發。
洗發劑、燙發劑、染發劑等美發化妝品也是引起脫發的常見原因。經常燙染頭發及使用對頭發有破壞性化學用品如定型泡沫及染發劑等,或習慣性將頭發束縛或胡亂拉扯頭發都會令頭發脫落,而且束馬尾更會讓前額的頭發漸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