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凜冽的冬天過去了,春天悄悄的來了。那么什么時間段是春季呢?小編來告訴你,春季,是指中國農歷的立春到立夏這一段時間,即農歷1 月、2 月、3 月,包括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6個節氣。春歸大地,冰雪消融,萬物復蘇,柳絲吐綠,大自然一片欣欣向榮。同時自然界陽氣也開始升發。面對如此美麗的春天,我們應怎樣“順時養生”?
春季養生應遵循養陽防風的原則。春季,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要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凡有損陽氣的情況都應避免。
春季養生,就是指在春天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養肝為先
肝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它具有調節氣血,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功能以及調暢情志、疏理氣機的作用。因此,春季養肝得法,將帶來整年的健康安壽。
中醫養生學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的肝臟有著密切的關系。早春時節,專家指出,養肝護肝要從飲食、起居、鍛煉和情志四方面入手。
飲食
春季飲食要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選擇,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張大量的進補。身體特別虛弱的人可以適量食用海參、冬蟲夏草等補品。
對于健康人群而言,春季飲食要注意清淡,不要過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
同時,因為此時陽氣上升容易傷陰,因此要特別注重養陰,可以多選用百合、山藥、蓮子、枸杞等食物。
對于“吃肝補肝”的說法,李志紅表示,可以適量吃一些豬肝,但一定要保證飲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