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現在也來形容老人的晚年光景,在中國有“老小”的說法,意思是說人老了以后會像孩子一樣,需要人陪伴,需要人照顧,孩子的抵抗能力是比較脆弱的,老人也是如此,夏季的炎熱,汗液分泌的增多,消化液和分泌減少,經常會有口感下降,甚至出現頭昏腦脹的現象,那么作為年老體弱者又該如何做好夏季保健工作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醫怎么說吧。
夏季
在中國每年的五月開始進入夏季,這個時候氣溫會突然變得很高,尤其是中午,會比較炎熱,但是同樣,雨水也比價多,有時候早晚還會感覺到冷風嗖嗖,這個時候,人們的防涼意識開始薄弱,所以很容易受到冷熱的突襲,會發生感冒等相關流行性疾病,作為弱勢群體的老人,如何平安度過尷尬的五月呢?除了注意休息和睡眠,科學的安排飲食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非常重要,此外還需要注意什么呢?
老人五月養生記
1. 衛生很重要
天氣寒冷的時候,老人的洗澡次數會比較少,這主要是因為行動能力比較差了,很多時候有心而力不足,進入五月夏季,天氣開始炎熱,這就為很多喜熱的細菌或者病毒提供了有利的滋生和繁殖條件,大大增加了胃腸道感染的可能,老人的胃腸道系統本身就比較薄弱,再加上免疫能力的下降,并且水果和冷菜也逐漸在餐桌上占有比較大的比重,這些都給老人的身體帶來了極大地威脅和考驗,同時還要注意菜刀、菜板等工具使用時要區分生熟食物,不宜混用,注意消毒,預防“并從口入的可能”另外,夏季海鮮大量上市,一些老年人喜歡吃醉蝦醉蟹,這就更需要注意食品衛生了,好多放些姜、蒜和醋,調味殺菌。
2. 營養均衡
偏食這種飲食習慣,是沒有國界也沒有年齡的區別的,尤其是在夏季表現尤為突出,因為夏季的炎熱,汗液分泌的增多,讓本身就比較偏食的人吃的更少,品種更單一,但是人在高溫環境中的基礎代謝率會增加很多,所以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所以夏季不能只吃一些湯汁或者水果維持,尤其是老人,主食除了米面,還可以搭配一些小米、玉米及薯類,有利于消暑解乏,還能增加營養需求,葷素要合理搭配,不需要像冬天那樣滋補,應以青菜、瓜類和豆類等蔬菜為主,肉食類菜肴輔之,還宜常吃些赤小豆、扁豆、蓮子、薏苡仁、山藥等,對健脾除濕、補養腸胃有良好作用的食物,以保護老人的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