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專家指出飯后百步走不適合所有人群
根據近腦生理專家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漲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然處于“饑餓”狀態。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運動食品)系統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所以,“飯后百步走”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它只適合那些平時活動比較少,特別是那些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同時也適合那些體型比較胖的或者是胃酸分泌比較多的人。如果這些人能夠做到飯后散步20分鐘,有助于促進我們的胃腸蠕動、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但是要注意在飯后20分鐘后再開始百步走。
飯后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能量食品),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布于軀干、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著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比如駕駛,很容易導致不良后果。根據美國保健(保健食品)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后立即駕駛有關——正餐過后,坐進駕駛倉,血液都集中于胃部,大腦缺氧現象嚴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速度減慢,靈活性下降。
有些人是適合飯后“不能走”的,這是指體質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這些人飯后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可以選擇在飯后平臥10分鐘。因為飯后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忌飯后運動。因為飯后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
另外,冬季氣溫低,就餐環境室內外溫差較大,進餐的時候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冷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還加大了心臟的供血負擔。因此,飯后適當靜坐,閉目養神30分鐘然后再活動比較合適。
無論中醫專家還是西醫專家,都提倡飯后百步走并不是吃完飯后立即散步,而且休息了20-30分鐘左右才外出散步,而且步伐不應該太快太急,應該緩慢行走。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關于“飯后百步走”的一些注意事項的詳細介紹,大家看完之后應該都知道了在飯后要怎么樣走才是真正有利于身體健康的了吧?而且在這里還需要提醒各位朋友,“飯后百步走”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