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腳的著地動作
跑步的時候主要用的就是雙腳,因此,腳的著地動作應該多注意,保證動作的正確性,應采取全腳掌落地然后過渡到前掌蹬地的方式。這種方式,腿的后部肌肉比較放松,跑起來省力,但速度較慢,適于大多數人和初學者平時健身。
3、控制腹肌
長跑中腹肌應適度緊張,注意提氣,這本身就是對呼吸器官功能的訓練,也是對腹肌的鍛煉。在跑動中,腹部壓力增大。腹肌的控制力就能使肚子不至下垂或突出,它對保持身體的健美很有效。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腹肌力量會減退,可適當增加一些增強腹肌的練習內容。
4、正確呼吸
在長跑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方式和節奏,一定要有自己的呼吸節奏,并且在跑步的時候要自己調節。一般情況下,可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吸,注意節奏不能起伏過大。吸氣方式上,應盡量采用鼻呼吸和口鼻混合呼吸。冬季長跑時,可用舌抵住上腭,以避免冷空氣直接大量吸入而造成對氣管、支氣管的刺激。
跑步技巧七忌
1.大步跑。大步跑使肌肉處在拉伸而效率不高的狀態下,導致足部在膝蓋前方著地,從而產生制動作用。你會感覺好像著地很沉重,足部在膝蓋前方擊打地面。
2.浪費體力的動作過多的上下運動浪費體力。大的原因是抬膝過高或步幅太小。你會感覺好像在原地跑,而不是向前跑,因而可能出現小腿肚子繃緊或受傷的問題。在軀干前交叉擺臂,牽制了向前的動作,則又是一個浪費體力的例子。
3.足弓過度內壓,這使支撐足弓的肌肉承受額外應力,反過來牽拉附于脛骨內側的肌肉。于是膝蓋內旋,變得緊張。臀肌由于膝蓋內旋而處在效率不高的狀態,引起髖屈肌和背部緊張和骨盆傾斜。
4.坐在臀部上。這種姿勢是盆骨前傾、臀部后縮,這樣會減少后腿腱和臀肌的力量。這常常是關鍵肌肉不夠強健、骨盆調整狀況較差以及髖屈肌緊張所造成的,不過跑步過程中的疲勞也會引起這種姿勢。這會導致許多背部和臀部疾患。
5.腳掌過于外翻腳掌不是過于內旋,而是內旋不夠,停留在外緣。這削弱了腳掌吸收沖擊力的能力,增加了應力性骨折的風險。
6.髖關節驅動不夠,過多依賴四頭肌(大腿前肌)和髖屈肌,而不是利用后腿腱(大腿后肌)和臀部,會減小步幅的距離,削弱步幅的力量。應盡力前擺和后擺。
7.髖部下沉,這使足部落地方法不當,可能導致下腰及腿部外側的疾患。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1500米長跑技巧介紹,如果你想提高自己長跑的速度,那么就要多了解這些知識。文中還介紹了長跑的四個要領,及跑步技巧七忌,相信大家已經掌握這些技巧了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