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下蹲的好處
醫學研究發現,嬰兒多爬能促進背部脊神經的發育,而現在的嬰兒卻直接從躺或坐開始走或跑。蹲的姿勢與胎兒在子宮里的姿勢是非常相像的,這是人類尋求舒適和庇護的本能姿勢。蹲也許是一種不雅觀的姿勢,但專家認為,現代人在摒棄蹲的同時,也摒棄了健康。
可惜的是,雖然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漂亮舒適的席夢思和人性化設計的桌椅,可是腰頸肌勞損、骨質增生、糖尿病和肥胖癥等一起向人類襲來。在講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現代人眼里,不僅不會蹲,連彎一下腰都氣喘吁吁。究其原因,就是人們軀干部長期采取一種強直體位,活動得太少了,工作時越來越多地采取坐的姿勢造成的。
蹲時,身體兩個大的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折疊到大程度,各關節幾乎不承受身體重量,軀干部肌肉卻得到活動。盡管過去負重作業很多,但除了因婦女生育和營養缺乏以外,腰肌勞損和退行性病變很少,富貴病更無從談起。因此,人們在家里或適當的時候,不妨多蹲一蹲,每天堅持轉腿,站在地上雙腳站攏并微微下蹲,雙手按住雙膝,按順時針轉36圈,再逆時針轉36圈,堅持做兩次。這樣能擠壓腹部血液,促進靜脈回流,緩解腹部淤血,緩解視力疲勞,防止近視及視力衰退;可增強膝部關節和腿部肌肉的力量,對防治膝關節疼痛、風濕性關節炎、下肢靜脈曲張及小腿抽筋等癥,效果明顯。
運動助你激蕩腦力
做運動有助于腦力的說法,可能會令你驚訝。但研究人員已從愈來愈多的證據中相信,運動有助于集中精神,創造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增強。但究竟怎么做呢?
柯斯楚巴拉醫生說:「心臟中流出的血液有二○%到腦部。在跑步時,心跳急促、血液加速流動、改變了腦的生化狀態,增加氧氣。」
適當的血液氧氣含量能促進腦力似乎是有道理的。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馬茲培契博士,以此理論推衍,找了三十一位自愿者來測試節食和運動對其腦力技巧的影響,他們都在長壽研究中心中進行節食、運動等訓練,平均年齡六十歲,每人多少有心肺功能的毛病或像糖尿病、關節炎之類老年人特別容易犯的疾病。這些自愿者在二十六天中,加入中心的運動計畫──大多是日常的步行。
組員們同時進行飲食控制,吃大量的蔬果、少許肉和卡洛里,不吃脂肪或油(米飯中含量例外),不吃單糖(尤其是糖精、蜜等),另外,食物中亦不加鹽。
在整個計劃進行前后,組員們分別接受各種測試,測量其自我控制、耐力、成就感、和知識效率等改變,組員們在運動計畫完成之后,明顯地分數增高了,表示他們的語言流利度、思考、聽力和感官知覺能力均有增強。
在另一項精神敏銳度的測試中,這群人在飲食控制和運動計劃之后,分數亦偏高,而這一切改變費時不到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