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注意事項
一、跳繩活動前注意的問題
1、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可以升高體溫,降低肌肉的粘滯度,放松肌肉,使肌肉達到運動所需的狀態。不可不做準備活動直接參與大運動量活動。準備活動不充分,肌肉、內臟、神經系統機能不興奮,肌肉供血量不足,在這樣的身體狀態下進行活動,動作僵硬、不協調,及易造成損傷。
2、衣服要寬松
不應穿帶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帶金屬徽章(如團徽)、別針、小刀和其它尖利或硬質物體,女生不得穿高跟鞋、男生不得穿皮鞋,要穿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
3、場地要好
場地不能濕滑、過硬、不平、太小。
4、患有各種疾病急性期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有肝炎、腎炎、肺結核、心腦血管疾病、外傷炎癥和婦女月經期等的跳繩的時候要在指導下活動。
5、忌飯前飯后跳繩
空腹時體內血糖較低,跳繩會引起頭暈、四肢乏力,甚至發生意外;飯后消化器官活動增強,跳繩時又使大量血液流向四肢,使消化道血液量減少,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6、冬季跳繩時
還應注意保暖防凍。冬季室外氣溫低,宜多穿衣,先進行小幅度的跳繩熱身后再脫去外套。跳繩完以后則要及時穿好衣褲,注意保溫。
7、踝關節損傷的預防
(1)、重視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和關節協調性訓練、增強踝關節的力量、協調、平衡和適應能力。
(2)、應掌握正確的落地方法,在平時練習中要注意正確的動作要領,這樣可用潛意識支配踝關節活動范圍,防止內翻而受傷。
8、膝關節損傷的預防
(1)、在跳繩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使膝關節運動靈活而協調,使體溫上升,減小肌肉粘滯性,增加肌肉和韌帶的伸展性,加大柔韌性。必要時,可佩戴護具,如護膝、繃帶等。
(2)、加強對膝關節功能鍛煉。
(3)、合理安排運動量。預防因此造成動作不協調而致傷。
跳繩過程應注意的問題
1、適當的安排運動量
當身體疲勞時,身體各部位運動機能狀況下降,易出現反應遲鈍、動作協調、運動能力下降等反應。此時如仍然勉強跳繩,身體極易出現損傷,為此在進行跳繩前和跳繩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身體個部位肌肉的反應,有肌肉發硬、酸痛或有“不愿意運動”的感覺時,則不再勉強進行跳繩運動。
2、跳繩不宜腳后跟著地
因為跳繩中腳后跟著地會加大腦部的震動。
3、正確掌握技術動作
要在完全掌握技術動作要領后再開始練習。在做較大運動量的高負荷練習時,好有同伴在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