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籃球,比賽并不需要在正規的籃球場上進行,在城市廣場或街邊開闊地劃出半個籃球場大小的平坦硬地,樹立一個籃球架,即可進行比賽。三人街頭籃球傳入我國,在一些大、中城市進行多次比賽;還有街頭籃球電影推出。
講到街頭籃球文化,不可不提的就是紐約曼哈頓區的West 4th Street和哈林區的Rucker Park.在這兩個地區造就了許多街頭籃球的英雄與神話。山羊(Earl Manigault)便是其中一個傳奇,他可以輕易地在籃板頂取下25美分的硬幣,還有那快速的運球與切入,令對手防不勝防,身高只有6尺2(188)的他可以輕易地將身高有7尺2(218)的NBA巨星Kareem Abdul-Jabbar打敗,從此山羊(Earl Manigault)被人們稱為是“未曾打過NBA的偉大球員”。
但是由于美國街頭的黑道勢力和毒品的影響,許多的街頭球員即使有再好的實力也不能加入NBA聯盟,所以也只能在街頭完成自己的籃球生涯。
街頭籃球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每個街球玩家都有自己獨有的風格和技巧來贏得觀眾的贊同和尊重。Hot Sauce是21世紀受歡迎的街頭玩家,因為他創造了許多New Tricks(新花式),使街頭籃球更具有觀賞性與娛樂性。街頭籃球不僅僅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藝術。
“街頭籃球”是以HipHop的街頭籃球為背景。扔掉各種煩瑣的規則,大家來到街頭,在大街小巷跟著HIPHOP的節奏,一起自由地打籃球。
70年代,美國紐約黑人聚集的街區,那里的孩子到處惹是生非肆意揮霍著無來由的熱情。某一天,不曉得哪個聰明的美國人喊了一聲“讓他們去街頭打籃球吧”。從此,那些過分好動的孩子有了去處,他們逞強好斗,把籃球當道具,玩著簡單而難懂的籃球游戲。街頭籃球傳入中國,出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玩球的男孩們大都不愛說話,隊伍里有人會偶爾咕噥一句“流行就像制服一樣愚蠢”。
他們不承認自己在趕流行,更不承認自己僅僅在打籃球。東方男籃的某些隊員不服氣,悄悄找他們單挑,結果被小個子街球手以假亂真似舞非舞的“胡亂打法”晃得丟了方向。“街頭籃球不靠運球贏,依靠身體的節奏感晃得對手頭暈。”
在國外街頭籃球發展較早,也有自己存在的文化基地,而這項運動就在近兩年隨著街頭文化和hiphop音樂傳到國內,這個舶來品被大眾接受和發展的確需要一個過程和時間。很多熱愛街頭籃球的人已將它作為自己職業發展的方向,但也不得不承認“中國要發展的路很長”,街球技術不錯的“一群魚”苦悶于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中國國內很多街球比賽都是商業性質的行為,商業的運作目的性很強,往往忽略了街頭籃球本身的特色,一些比賽的規則和要求脫離了街球本身的特點,有些人甚至將街球比賽與三人籃球混為一談。
正式的籃球比賽被各種規則所限制,但街頭籃球的比賽是為了讓觀眾感覺更華麗,所以有些規則是不必遵守的——為重點。球砸在對方的頭上彈回來或用腳踢和把球彈向墻壁來傳球等動作是在街頭籃球里才能看到的,這些正是街頭籃球的魅力。 下面的是顯示中3V3街頭籃球的比賽規則。也打出來給你看看吧。
標準的半個籃球場(14米*15米),或按半場比例適當縮小,地面堅實,場地界外有1.5—2米的安全地帶。
裁判及職責
設1到2名裁判員和1名記錄員。
裁判員與記錄員著裝一致但其顏色款式應區別于運動員。裁判員是比賽中唯一的宣判和終決的人員,負責在記錄表上簽字,監管計20秒違例。記錄員監管計時`計分。記錄兩隊累積的分數(包括投籃和罰球的得分)`對及個人犯規次數以及比賽時間,并按規則要求宣布比賽進行的時間`比分,同時兼計特招運動員的上場時間。
1、比賽雙方報名為4人,上場隊員為3人。
2、比賽時間:全場比賽為男子20分鐘(上下半場各10分鐘)。女子14分鐘(上下半場各7分鐘)。比賽中場休息時間為3分鐘,比賽雙方各有一次暫停機會,時間為30秒,但不允許在每節的后一分鐘要求暫停 。每半節比賽僅剩一分鐘時計時員宣布時間。只有暫停給遇有球員受傷情況下方可停表。比賽雙方均不得通過各種手段有意拖延比賽時間,否則,裁判員有權處以剝奪進攻資格`計一次技術犯規`扣除2分等處罰。
3、比賽開始,雙方以擲硬幣的形式選取發球權。`
4、比賽開始和投籃命中后,均在發球區(中圈弧線后)擲球入場,算做發球.
5、每次投籃命中后,由對方發球。所有犯規、違例及界外球均在發球區發球,發球隊員必須將球傳給隊友,不能直接投籃貨運球,否則處以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