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當然我們平常的走路都是為了到達某個目的地,并不是刻意的去進行走路,也有現在的一些老人會通過散步來鍛煉身體。有句俗話說:人老腿先老,人體的2/3肌肉都集中在下半身,隨著年齡的增加,人下半身的力量就會減弱,所以我們需要通過鍛煉來增強力量,近包括以色列、美國在內的科學家們發現,溫和地健步行走,具有神奇的抗衰老功效。
近在美國出版的《走路!不要跑步。》一書中,作者史塔曼博士指出:“行走健身要求邁大步,速度較快,雙臂擺動,抬頭挺胸。”別以為健步行走就是簡單的下肢運動。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規律的健走可有效鍛煉身體各部位
頭腦——促使腦部釋放內啡肽,使心情愉悅。
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煙者對吸煙的渴望。
背部——加強背肌力量,且對背部傷害較小。
腿腳——行走相當于對骨骼進行力量訓練,能明顯增強腿腳骨骼和肌肉力量。
行走能治病
現代運動科學的新發現給健走鍛煉方式提供了更多吸引人的亮點。.
提到健身不少人都認為只有去健身房才算的上,其實并非如此,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方式都是可以健身的,如步行,這種方式實用性強且不需要什么成本。一個不經常運動的人如果每周步行20-30分鐘,堅持幾周,他的健康水平就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長期步行的人受傷幾率比跑步者要小,而且居住在大城市的人還可以用步行來節省時間,現在交通堵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上下班時以步當車既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又免去塞車的煩惱。
步行裝備
其它所有的動物步行的時候都是赤身裸體,沒有任何裝備,但對于人類來說當然不能這樣,所以,步行時你的衣物好要松軟,有彈性,另外,在步行健身中體溫會升高,身體也可能出汗,所以衣服好分幾層穿,以方便在適當的時候增加或減少。
更重要的是穿一雙合適的步行鞋,步行鞋的基本要求是:鞋底有彈性,這樣可減少每走一步關節所承受的沖擊,另外鞋底也要比跑步鞋更容易彎曲,因為步行時腳后蹬更有力,腳的彎曲程度也更大,腳跟部需要穩定和牢固。步行時腳跟是肩負全身重量的主力,如果經常步行健身鞋的彈性會喪失得很快,有時雖然鞋還沒有壞,但是保護作用也不太好了,因此建議一年好換一雙步行鞋。
如果你要到泥路和石子路上步行健身的話,好選擇鞋底齒紋深和能保護腳踝的鞋子,踝關節就是腳掌上方的那個關節,在不平的地面上行走時,要對它多加保護。
步行的正確姿勢
步行也不像想像得那么簡單,不信你到街上看看,你會驚訝地發現很多人都是駝著背、低著頭在趕路,這種走路姿勢是腰背疼痛、頸椎病的親密戰友,步行時應該抬頭,上身站直(也就是脊柱呈自然狀態),肩膀向后向外伸展,收腹,放松髖部,步行時讓兩手在體側放松擺動,腳跟著地時要實。
給新手的建議
雖然步行簡便易行,但剛開始健身步行的人也許會從以下幾點建議中受益:
1、逐漸延長你步行的時間,可以從每周三次20分鐘步行開始,一周后每次增加2至3分鐘,直到你可以一次步行30至45分鐘。
2、步行速度在你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快一點,逐步提高速度對你的身體是一個挑戰,健身效果也更好。你可以更快速地走幾分鐘,再回到你正常的速度,這樣可以提高你的平均鍛煉強度,得到更好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