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很容易因為一些摩擦導致自己出現骨折的現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究竟引起骨折的病因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請我們的馮曉雷專家來給我們說說吧!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引起骨折的因素
骨骼因為外在的影響,而造成斷裂,就會導致一些骨骼的損傷,從而產生骨折。
原有病變,即使在極輕微的外力下即可引起的骨骼斷裂,稱為病理性骨折。
依據骨骼的程度,可分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暴力或車禍引起的骨折還易引起傷肢的肌腱損傷、神經損傷、血管損傷、關節脫位,嚴重的還可引起內臟損傷、休克甚至死亡。
骨折會給患者帶來很嚴重的后果,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早的預防骨折。
常見骨折的致病因素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則往往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軟組織破壞。如車輪撞擊小腿,于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干骨折。
2、間接暴力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杠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下足部著地時,軀干因重力關系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椎體受折刀力的作用而發生壓縮性骨折(傳導作用)。
3、積累性勞損
長期、反復、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遠距離行軍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引起骨折的外在因素
1、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與骨折的關系
不同的年齡導致的傷病的發病部位是不一樣的。
如跌倒時臀部著地,外力作用相同,老年人易引起股骨頸骨折(女略多于男),而青少年則較少發生。
骨活損傷多發生在兒童或17—18歲以下的正在生長發育、骨既尚末愈合的少年。年輕力壯,氣血旺盛,腎精充實,筋骨堅強者則不易發生損傷(骨折)。
年老體袁.氣血虛弱,肝腎虧損,骨質疏松者,則易發骨折。
2、骨骼的解剖結構特點
骨折與其局部解剖結構有一定的關系。骨傷的松質骨與密質骨;靜止段和活動段之交界處是骨折的好發部位。鎖骨骨折多發生在無韌帶肌肉保護的鎖骨2個彎曲的交界處。
3、職業工種
伏案工作者容易患頸椎病,經常彎腰負重操作者多發生慢性腰部勞損,運動損傷容易發生于運動員、舞蹈演員,損傷的發生與職業工種有一定的關系。
4、骨骼原有病變
若骨船本身原有某種病變(如骨腫瘤、骨儲炎、骨結核等),在某種動作或輕微的外力作用下發生骨折者,稱為病理性骨折。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應用可的松后,容易發生骨折或使骨折愈合遲緩。
本期嘉賓介紹
馮曉雷
男,醫學碩士,濟南軍區第四五六醫院 創傷外科副主任,骨科專業副主任醫師。畢業于泰山醫學院,2004年獲得山東大學醫學院骨科專業碩士學位。從事本專業16年,主要擅長脊柱、骨盆、四肢及關節等各種復雜創傷、各種脊柱及關節畸形、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及關節疾病、骨腫瘤等疾病診治。發表論文 5篇,著作2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齊魯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