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肝臟疾病,皮膚黃綠色或褐綠色,常為肝內膽汁淤積,肝內或肝外膽道梗阻所致。肝病時體內分泌的性激素不能及時有效地降解與滅活,從而導致體表小動脈充血、擴張。
在肝臟疾病的初期,一般沒有典型的特異性癥狀,但常會出現以下皮膚方面的病理表現,應引起人們的注意。
肝臟生病的信號有哪些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的健康一旦受到影響,會引起各種各樣的反應和癥狀。那么,生活中究竟哪些看似平常的癥狀有可能是肝病的體現呢?
消化不良可能是肝病信號
在他的肝病門診里,前來就診的患者很多都有一個通病:腹瀉。如果沒有明顯的腹瀉,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現象也是常有的。
這并不奇怪。在中醫理論中,肝屬木,脾屬土,二者同在中焦。如果肝臟功能出現異常,就會導致肝木反克脾土,使得脾的功能出現異常。
而脾又恰恰是負責運化、消化的器官。所以,肝病患者往往會有消化不良。
若出現不明原因的厭食、腹瀉,或者大便長期不成形,應及時排查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常見肝病。
月經不調可能是肝氣異常
月經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月經不調和肝臟功能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如果肝血缺少,無以下注成月經,就會出現月經量少、拖后、痛經等癥狀。
如果肝氣疏泄的力量不足,就會導致肝血不能到達子宮排出體外,進而出現量少、閉經、月經延后等問題。如果肝氣淤滯,患者可能會出現痛經。
如果肝經火盛,使得血液流速加快,則會出現月經提前、月經過多等癥狀。總之,不少月經異常都可以從調節肝氣入手來治療。
女性護肝要掌握好自己的情緒,不吃寒涼的東西,在早春時節注意保暖。
嗓子眼兒里總有痰提示肝氣淤滯
在臨床上經常可以碰見這類女性:心事多,愛發愁,生活中遇事愛鉆牛角尖。她們往往有一個感受:嗓子眼兒總有像痰一樣的東西,咳不出來、咽不下去。
如果吃點咽炎類藥物或許會好一些,但是停藥后不久,癥狀又會出現。對此盧秉久解釋,這有可能是肝氣淤滯的體現。
嗓子眼中作祟的東西在中醫里被視作“梅核氣”,類似于黏糊糊的痰。痰是由體內津液組成的。本來,津液應該輸布在全身各處,不會聚集在一處。
但是一旦全身氣機不暢,導致津液無法輸布,就容易凝結成痰。而氣機不暢,則和肝功能不佳有著密切關系。這種狀態如果不及時調整,累及到“血分”,則會出現淤血,導致更多癥狀。
疏肝解郁是女性一輩子的養生重點。春季,多吃綠葉蔬菜,多到戶外走走,能生發肝氣。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任醫師,教授,肝膽外科主任,碩士生導師,擅長肝、膽、胰、脾及甲狀腺等普外科疾病的診斷和外科治療,尤其擅長疑難病例的診斷治療。
1991年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獲醫學臨床學士學位;同年分配到協和醫院外科工作; 1993年-1996年畢業于協和醫科大學,獲外科學碩士學位; 1996年至2011年5月在協和醫院基本外科及肝膽外科工作,多年來工作在臨床第一線,在普外科及肝膽胰外科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2011年5月調到衛生部直屬中日友好醫院擔任肝膽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論文三十余篇,SCI論文3篇。參與編寫及翻譯專業著作5部。承擔協和醫科大學及北京大學醫學部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工作,為協和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中日友好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導師。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在肝臟疾病的初期,一般沒有典型的特異性癥狀,但常會出現以下皮膚方面的病理表現,應引起人們的注意。
皮膚橙黃色,常見于重度肝炎。皮膚黃綠色或褐綠色,常為肝內膽汁淤積,肝內或肝外膽道梗阻所致。
皮膚黃染并進行性加深,多為胰頭癌、膽道系統癌腫或原發性肝癌。 皮膚色素加深:出現面色灰暗發黑,尤以眼眶周圍明顯。醫學上稱為色素沉著。這是因為肝臟病變引起的黑色素代謝障礙所致。
腹壁靜脈曲張:正常人腹壁靜脈一般都看不到,或者只隱約可見。當肝臟發生疾患時,由于腹部靜脈回流阻力增大,發生淤血而曲張,可出現以臍為中心放射狀向四周延伸,嚴重時可伴有腹壁水腫,出現皮膚緊繃感。
手掌出現斑狀發紅,特別是掌心兩側邊緣的大、小魚際肌及指末端明顯,其特點是加壓時退色,減壓時又出現。這多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特異性表現,故醫學上稱其為肝掌。 一般認為,蜘蛛痣和肝掌的發生與人體內性激素增高有關。肝病時體內分泌的性激素不能及時有效地降解與滅活,從而導致體表小動脈充血、擴張。當不明原因出現上述任意一種或多種皮膚血管表現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是不是患了肝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