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小腸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門與胃相通,下端通過闌門與大腸相連。小腸與心互為表里。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盤曲于腹腔內,上連胃幽門,下接盲腸,全長約3-5米,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分。小腸內消化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食物經過小腸內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化學性消化及小腸運動的機械性消化后,基本上完成了消化過程,同時營養物質被小腸粘膜吸收了。
小腸的作用
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食物經過在小腸內的消化作用,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較長,一般是3~8小時,這提供了充分吸收時間。
小腸是消化管中長的部份,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腸絨毛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部位。
小腸很細長,盤曲在腹腔內。小腸全長5~6米,小腸粘膜形成許多環形皺褶和大量絨毛突入腸腔,每條絨毛的表面是一層柱狀上皮細胞,柱狀上皮細胞頂端的細胞膜又形成許多細小的突起,稱微絨毛。
小腸黏膜上的環形皺襞、小腸絨毛和每個小腸絨毛細胞游離面上的1000~3000根微絨毛,使小腸粘膜的表面積增加600倍,達到200平方米左右。
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朝向腸腔的一側,估計一個成年人小腸的內表面積為200平方米。
內表面積越大,吸收越多。另外,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很薄,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結構特點使營養物質很容易被吸收而進入血液。小腸的巨大吸收面積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
絨毛內部有毛細血管網、毛細淋巴管、平滑肌纖維和神經網等組織(圖8-8)。平滑肌纖維的舒張和收縮可使絨毛作伸縮運動和擺動,絨毛的運動可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動,有助于吸收。
小腸內的消化
小腸內的營養物質和水通過腸粘膜上皮細胞,后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中,必須通過腸上皮細胞的腔面膜和底膜(或側膜)。
物質通過這些膜的機制,即吸收機制,包括簡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胞吐和胞吞等。
小腸壁有腸腺,分泌腸液進入小腸腔內。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臟分泌的膽汁,也通過導管進入腸腔內。
這些消化液使食糜變成乳狀,再經消化液中各種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終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終分解為氨基酸,脂肪終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食物殘渣、部分水分和無機鹽等借助小腸的蠕動被推入大腸。在大腸中,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如纖維素等與水混合成糞便,經由肛門排出體外。
其余的各種營養成分都被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吸收,直接進入血液。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治醫師,負責臨床會診、基礎工作。1995年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醫學營養系, 同年進入北京協和醫院擔任營養醫師工作。
2004年獲協和醫科大學內科碩士學位,2007年獲衛生部副主任醫師資格,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兼秘書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分會臨床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健康管理學組組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參加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課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撰寫科普書籍近二十部,從事臨床疾病的營養治療、大眾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