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是人體組織的一部分,在人體內起到保護、支撐、造血、儲藏、運動等作用。正常人體內有206塊骨頭,每一根骨頭都有它獨特的作用。而剛出生的嬰兒骨骼多能達到305塊,在后天的生長發育中會逐漸融合。所以,說人是一種奇怪并且偉大的動物。
骨骼的生長離不開多種營養物質,如鈣、鐵、鎂、蛋白質等等。如果離開這些營養元素,那么骨骼也會有些問題,人體失去支撐更容易出現骨折、骨頭痛等健康問題。那么導致我們骨骼出問題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同了解骨質疏松的危害以及哪些食物會導致骨骼變脆。
一、骨質疏松的危害
首先,骨質疏松會引起骨折和疼痛,這是毋庸置疑的問題。骨質疏松的患者中有70%以上都會有頭痛現象,并且以腰背疼痛為主。長期骨質疏松,疼痛的現象會有所加劇,如出現脊柱前屈、肌肉疲勞、下肢運動障礙、胸骨后疼痛以及影響直腸功能。
其次,身長縮短和駝背,隨著衰老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出現身高變矮和彎腰駝背的現象,其實這是由于人體的第11、12胸椎和第3節腰椎負荷量非常大,隨著衰老骨質疏松加重,這兩處的骨骼被壓迫彎曲變形,從而出現算短的現象。
另外,骨質疏松不僅僅造成疼痛和容易骨折那么簡單,還會影響人體的呼吸功能。人體的腰椎、胸椎,壓縮出現變形,使胸腔內的空間縮小,出現肺活量和大換氣量減少,所以會出現胸悶、氣短和呼吸困難的癥狀。
所以,骨質疏松不容小覷,那么除了衰老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骨質疏松呢?
二、導致骨質酥松的食物
1.鹽
很多人對“吃鹽多會骨質疏松”這句話抱著懷疑的態度,其實這句話絕非虛言。
首先,正常鹽的主要物質是鈉和氯,人體的腎臟一天排出大約2.3克的鈉,折算成鹽就是6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會代謝出40-60毫克的鈣,鈉離子越多那么導致體內的鈣流失也越多,這也導致了骨質疏松的出現。
其次,鹽不僅僅是指食鹽,很多食物中的鈉離子也會導致鈣的流失。我國人群每天攝入鹽的量遠遠超過國際衛生組織規定的5克每天,一些北方地區甚至高達12-18克每天,這也嚴重導致鈣流失。
所以,少吃鹽=補鈣,這個公式是對的,鈣流失少了,自然不需要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