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超過1兩半,心臟血壓都受傷。“膳食平衡寶塔”中明確指出,一個人每天攝入生肉不能超過75克,即1兩半,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拿紅燒肉來說,每人每天多吃兩塊就夠了。每天都吃二兩甚至更多,有可能導致心臟病、高血壓等癥。
反復解凍肉招細菌。買了肉吃不完,自然要放進冷凍室,但放前好把肉切成小塊,一次只拿夠吃的量。因為肉在反復解凍的過程中極易被細菌污染,用水解凍的方式尤其如此。李興民說,好用微波爐解凍肉,將功率調到低火;其次是提前將肉放在冰箱冷藏室,讓它慢慢自行解凍;再次是用流水沖泡凍肉;不建議的方式是用非流水泡肉解凍。
鮮肉不安全,冷卻肉好。通常來說,牲畜在屠宰處理后,大約4小時后肉質會出現僵化,再過一段時間才會自行解僵成熟,質地變得柔軟有彈性,而且肉香濃郁。按照這個過程慢慢成熟的肉質地好。不過,由于熱鮮肉的儲存溫度偏高,加上肉表面潮濕,容易滋生細菌。冷凍肉雖然比熱鮮肉衛生狀況好,但在解凍過程中,水分、汁液的損失,會使肉口感和營養變差。只有介于熱鮮肉和冷凍肉之間的冷卻肉,溫度一直保持在0℃~4℃,營養和安全能兩者兼顧。李興民建議,消費者在買肉時要看清“冷卻肉”字樣,有些標注“排酸肉”的肉品也屬此類,售賣時會一直保存在冷柜中。
老人兒童吃太多牛肉影響消化。牛肉的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但牛肉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肌肉纖維也較粗糙,所以老人、兒童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發燒、過敏吃羊肉,加重病情。羊肉補虛抗寒,強健身體,是冬天的滋養食療珍品,但羊肉性偏溫熱,關節炎、濕疹過敏及發熱者應忌食,否則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