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禁忌
躲春,就是躲開立春的這一天。立春是二十四節氣里面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人都習慣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天的開始,萬物復蘇新的開始。所以,立春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傳統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習俗里面,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初春進補三款當家菜
立春節氣到來,預示要進入春季了,初春養生應以養肝護陽為主,那么春季吃什么護陽呢?春季養生食譜有哪些呢?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食譜,有提升陽氣之效,不妨適時補充一下,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防春困多吃黃綠蔬菜
春困是很多人在春季都經常出現的情況,在春困的時候經常會讓人感覺到身體疲乏,精神不振。因此在春天要多吃一些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有益,應季的野菜如馬蘭頭、枸杞頭等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二、辛甘之品助春陽
到了春天我們體內的陽氣開始生發,同時中醫也認為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宜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雜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
在春天的飲食中,要多吃些像蔥、生姜、韭菜、蒜苗等這類性溫味辛的食物,能很好的祈禱生發人體陽氣的作用。類似的食物還有洋蔥、魔芋、大頭菜、芥菜、香菜、生姜等,在疏散風寒的同時,又能抑殺潮濕環境下孳生的病菌。
三、多甜少酸補益脾胃
春天除了要及時的生發陽氣之外,保護脾胃也同樣重要,因此在春天里面要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因為帶有甜味的食物能滋補脾胃,但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甘味”除了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在這類食物中,首推山藥和大棗。
山藥味甘性平、健脾益氣,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平時容易出現多汗、反復感冒的氣虛患者在春季更應該格外注意適度增加山藥的攝入量。
俗話說“日食五棗,長生不老”,大棗不僅對脾臟有益處,還能補氣養血,尤其適合女性在春天多食用。
立春之后養生進補三款當家菜
1、白蘿卜: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于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癥。有“秋后蘿卜賽人參”之說,對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2、小白菜:有調理腸胃之功,味苦微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質,還富含鐵、磷、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等。還有洋白菜,即卷心菜,性味苦平,能益心腎、健脾胃,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促進愈合的作用。
3、鮮萵筍:其肉質非常鮮嫩,不管是生吃還是炒著吃都很好。經常吃萵筍能夠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中富含的鉀是鈉的27倍,且富含的維生素可以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結語:立春是一年的第一個節氣,很多的人都知道春天要給身體好好的進補,所以了解一些立春的相關常識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立春的知識,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度過春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