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還有其他哪些疾病
熱傷風
夏天易患感冒,中醫稱為“熱傷風”,流涕、鼻塞、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等,有的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癥狀。熱傷風一般是在人大量流汗時或在洗澡后時毛孔張開的情況下,這時的人體散熱技能急速上升,身體需要的是散熱,如果這時直接吹空調或電風扇,會使人體降溫,散熱機能降低,此時堆積在體內的熱無法及時散發出來,擾亂了身體的生理規律,這時身體的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趁機侵入體內,導致了感冒,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熱感冒”。
夏季空調開得過猛,室內外溫差過大,常會引發感冒,影響健康。建議減少在空調房間里的時間,一般空調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4℃為適宜;“上班族”回到家里不要急著打開空調;即便開空調,室內也應適時保持通風。不暴飲暴食,不食高脂飲食以及不潔食物,喝冷飲要適度;飲食上宜清淡、少油膩,忌辛辣燥熱之物,要以溫食為主;早晚喝粥,于養身大有裨益,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熱傷風患者在飲食上可飲綠豆湯、金銀花露、菊花茶、蘆根花以清熱解暑。同時忌食油膩、黏滯、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飯、油炸食品、海魚、甜食。慎用補品,發熱時不要吃人參及冬蟲夏草、紫河車、鹿茸等溫性補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面癱
夏季天氣炎熱,出汗增加,全身的毛孔處于開放狀態,面部周圍神經血管受到冷刺激后容易引起痙攣,出現血循環障礙,導致面癱。長時間開空調,溫度設定過低,或者出入溫差大的環境,以及運動后大汗淋漓,對著空調、電扇直接吹風,都是引起急性面癱的常見原因。
吹空調溫度不可過低,時間不宜太久,否則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鼻炎等疾病。同時,電風扇不可直吹猛吹,否則會引起肌肉關節疼痛、手足肢體麻木,甚至頭痛眩暈、口眼歪斜等風濕類疾病。另外,夏季夜晚,有人貪圖涼快,直接睡臥于地板之上,也有人開門開窗,在南北“對流風”“過堂風”下睡覺,這樣容易引發風寒感冒、手足半身麻木,甚至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病癥。
真菌感染
在濕熱環境中易因真菌感染而誘發皮膚類疾病,如濕疹、皮膚瘙癢、股癬、日光性皮炎、帶狀皰疹、黃水瘡等。預防真菌感染一要注意經常更換內衣,保持清潔衛生;二要注意穿透氣的全棉內衣,而不要穿不透氣的緊身衣褲;三要注意室內環境的通風,避免潮濕;四是可以多吃苦味和祛濕的食物。五是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專家提醒,旅游時更要注重個人衛生,盡量使用自己的東西,酒店的拖鞋,毛巾好不要使用;對患有手足癬的患者,患者要多洗手,盡量不要隨便用手去碰足癬部位;不隨便用手搔癢,少吃辛辣海鮮、少飲酒等;每天對自己的鞋襪進行消毒,腳汗如果過多,可以適度用一些足光散或達克寧栓。
在夏季,要用“心”來“安神定志”,如此,才能較好地支配陽氣和血脈的正常運行,老百姓也說:“心靜自然涼”。心臟病患者夏天須注意起居有序,做好防暑降溫,保證正常睡眠,保持情緒穩定。
夏主心,而熱、濕邪宜傷及心脾,使心、小腸、脾、胃的功能失職,故夏季的按摩養生應以心、小腸、脾、胃經上的穴位為主。可選用豐隆、三陰交、梁丘、足三里、百會、勞宮、合谷、天樞、膈俞、脾俞等穴進行按摩。另外,運動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適度運動、動靜相宜,動以養形,靜以養神,動靜合一,形神共養。鍛煉時間應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進行,盡量避免在10時至15時紫外線強的時候鍛煉,活動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這樣更有利于提高鍛煉效果。
結語:不同的節氣對應的養生方法是不一樣的,芒種時節我們尤其要注意防病,疾病是危害我們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平時生活中要多多了解這些常識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芒種防病知識,能夠幫助大家健康的度過夏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