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要迎來了冬季第三個節氣——大雪節氣了。大雪節氣也就意味著大雪紛飛的時候已經來臨。進入大雪節氣之后,年味漸濃,各地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可是做好了各種準備工作呢。今天小編來為大家盤點一些大雪節氣民間的一些習俗。那么,大雪節氣都有哪些習俗呢?大雪節氣又該如何預防高發病感冒呢?下面咱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說到大雪節氣習俗,大家都想到什么了呢?其實各地的大雪節氣習俗總結起來一共也就是四個方面。詳細情況下面將會為大家一一講解。
大雪節氣習俗
1、大雪腌肉
大雪節氣風俗之一就是腌肉。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要忙著腌制“咸貨”。無論是家禽還是海鮮,用傳統的制作方法,將新鮮的原料加工成香氣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大雪為什么要腌肉?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都會爬上岸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傷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戶。因此,在“年”出來前,就必須儲備很多食物。肉、魚、雞、鴨等肉食品無法久存,南京人就想出了把這些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而對于新鮮的菜,人們就用風干的辦法。
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后,然后涂抹在魚、肉和光禽的內外,反復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個月之后取出來,把腌好的鹵汁倒在鍋里燒開,將浮油撇開之后放進晾干的各種禽畜肉。一層一層的碼在缸內,倒入鹽鹵,再壓上大石頭。過個十天拿出來,放在朝陽的屋檐下掛著晾干就可以啦。
2、吃紅薯粥
大雪以后氣溫逐漸變冷,人們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現凍瘡。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
紅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賴氨酸,賴氨酸可促進人體上皮細胞的成熟,一直抗癌因子與細胞中蛋白質的結合,可提高人體抵抗力,秋冬吃紅薯還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
中老年人脾胃虛弱,要多喝點紅薯粥,因為它易于消化,保護胃腸,還能促進胃腸運動,使排便更加輕松,還能擺脫便秘的困擾。吃紅薯時好搭配一點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