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切
橫板反手側旋擋球。常用于對付弧圈球,近似于直板的反手推擠,屬于輔助性的防守技術。具有較強的節奏變化和旋球變化的特點。可為防攻轉換創造條件。動作方法是:身體盡量離球臺近一些,手臂靠近身體,這樣手上的感覺比較容易控制。板球保持半側面豎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的左側后中上部(以右手為例),向左側前下部摩擦,手臂運動軌跡近似于向下側斜的左側半弧型,擊出去的球帶有左側下旋。特別要注意的是,由于此項技術在擊球時,作用力不通過球心,球向前的運動軌跡較慢,一旦對手適應這種節奏變化,就會有足夠的時間騰出手來,給予進攻性很強的還擊,造成自己的被動。所以在比賽中,這項技術不宜作為主要的進攻手段用得過于頻繁,從而造成比賽戰機的貽誤。
3、挑
一種進攻臺內短球的方法。按種類劃分,屬攻球技術。具有動作小,出手突然,主動意識強的特點。動作要領是: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中后側部,向前上或前上側方(根據挑球的線路而定)發力。擊球時,以前臂發力為主,上臂適當靠近身體,重心略向前傾,這可增加手對球感覺的準確性。手腕的放松尤為重要。在練習時,要處理好摩擦和擊打的關系。初學時,為了保證擊球的準確性,可適當多一點摩擦,待水平有一定提高時,就可以增加擊打的比重,以使球的速度更快,挑出的球質量更高。這也是目前在事實踐中,人們常把此項技術稱為“挑打”的。
4、點
是橫板用反手近臺快拉對方挑過來的上旋球技術。特點是擊球時間早,動作快,突然性強,準確性較高。與普通快拉和快帶區別在于撕更強調較早的擊球時間和自己的主動發力。
5、擺
臺內快搓短球。由于力量較小,有些像平時人們輕輕擺放東西的感覺而得名。常有欲接發球中。具有擊球時間早,出手速度快,球不出臺的特點,使對手難于上手拉攻,較好地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方法是: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發力為主,略帶向側的力量。擊球時,手腕瞬間有一較小的制動,在自己發力的基礎上,適當借對方來球的力量,在過網的前提下,可減少球向前平動的距離,擺出高質量的短球。注意:擺的動作一定要向下發力。即使來球下旋,也要調整拍型,向前下。這樣擺過去的球,才會短而低。
6、晃接
包括晃搓和晃挑。它是指側身位用正手挑或搓左側旋的方法,接左方臺內短球,至對方反手底線長球的技術。特點是隱蔽性強,擊球線路外撇,產生大角度回球,使對方不易發力上手搶攻。
注意發球動作
上拋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臺端線外、高于臺面,且需垂直上拋。
要了解對方特點
發球前,觀察對方是直拍還是橫拍;是左手還是右手;是生膠還是長膠;打乒乓球的注意事項關于力量、速度、旋轉、落點是反膠還是正膠;是近臺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了解對方的特長,了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
結語:打乒乓球對身體的好處還是很多的,不僅能讓我們的眼睛緩解疲勞,還能促進大腦的發育,也鍛煉了身體的反應能力,讓我們的協調能力和靈活性都增強,所以適量的進行打乒乓球的運動,對于身體的好處還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