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療痔瘡
痔(俗稱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痔是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在美國,痔的發病率約為5%。
痔按發生部位的不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膚與直腸黏膜的連接處有一條鋸齒狀的可見的線叫肛管齒狀線。在齒狀線以上的為內痔,是肛墊的支持結構、靜脈叢及動靜脈吻合支發生病理改變或移位,被覆直腸黏膜,由于內括約肌收縮,肛墊以Y型溝分為左側、右前側、右后側三塊,因此內痔常見于左側、右前側及右后側;在齒狀線以下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為結締組織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為混合痔,是內痔通過靜脈叢與相應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靜脈叢的吻合,混合痔脫出肛門外,呈梅花狀時,稱為環形痔,若被括約肌嵌頓,形成嵌頓性痔。
便秘是常見病,具體可分為熱結、氣滯、氣虛、血虛、寒秘5種。但無論哪一種便秘,其原因無非是胃腸受病,或因其他原因影響胃腸功能,導致大腸不能正常傳導,產生便秘。
刮痧具有疏經通絡、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據《醫學入門》載:“熱秘、氣秘,取長強、大墩、陽陵泉,補支溝,瀉足三里。”便秘致病原因有多種,選取相應的穴位,或可清熱潤燥行滯,或可溫通補氣養血。
刮痧治療
頭部:全息穴區—額頂帶中三分之一、額頂帶后三分之一。
督脈:百會。
背部:督脈——腰俞至長強。奇穴——痔瘡。
腹部:任脈——關元至中極。
上肢:大腸經——雙側手三里至下廉、商陽。
下肢:脾經——雙側血海、三陰交。
痔瘡預防
1.體育鍛煉。
2.預防便秘。
3.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4.保持肛門周圍清潔。
5.注意下身保暖。
6.避免久坐久立。
7.注意孕產期保健。
8.常做提肛運動。
9.自我按摩。
10.及時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