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寶媽驚慌失措的便是當寶寶生病的時候,平時出現小感冒也就算了,怕孩子發燒。每當孩子發燒時,媽媽們就會想到孩子會不會“燒壞腦子”、“燒出肺炎”等。
尤其當孩子6-12個月時,因為斷奶或母乳中不再有抗體,更容易發生疾病,一旦發燒,就出現39℃。
一位新媽媽第一次遇到孩子發燒,嚇得一天去了4次醫院,不僅是白天去,夜里因為太過擔心也去醫院。相信不少媽媽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去醫院次數多也是一種傷害
第一,孩子在生病期間需要休息,只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孩子的抵抗力的才會恢復。而經常去醫院,尤其是大型醫院,需要排隊、就診、拿藥等等。打擾到孩子的休息。
第二,醫院是各種病患的聚集地,孩子在生病期間抵抗力差,容易被其他疾病入侵。
第三,反復去醫院,會給醫生造成誤解,影響醫生對疾病的判斷,需要做反復的檢查來判斷疾病或排除其他疾病。如抽血、拍片等等,這些檢查做一次是對疾病的判斷,做多了,便是對孩子的傷害。
甚至,有些家長會更換醫生、更換醫院,一般更換一次,所有的檢查都得從新來過。這樣都是對嬰幼兒的傷害。
第四,孩子在去醫院的途中,也容易受涼、穿太多、吃飯不及時、食物不對口等等,很可能給孩子再添其他疾病。
所以,孩子在就診后,還是反復的去醫院,每去一次,就是對孩子傷害一次。孩子發燒不妨先做退燒處理。
發燒后正確做法
1. 及時補水。發燒會消耗更多人體水分,補水不及時,孩子容易脫水。除了白開水,還可以選擇米湯、果汁、蔬菜汁。
2. 物理退熱,如洗溫水澡、酒精擦拭手心、腳心。
3. 孩子發燒,除非發燒39℃以上,才需要打退燒針,一般只要進行物理降溫即可。當然,現在認為發燒38.5℃以上就需要吃退燒藥。
注意:孩子有高熱驚厥的病史,不能這樣處理,發燒后要盡快退燒。
4. 多休息,避免透支體力。
帶寶寶去醫院看病的五大注意事項
1.就近選擇醫院。其實孩子的病情一般是常見的感冒、發燒、腹瀉、咳嗽等,這些病沒必要去大型醫院。附近的醫院,只要有兒科門診即可就診。
2.提前預約,節省時間。避免了在醫院排隊耽誤病情。
3.安撫孩子,其實孩子對醫院的恐懼心理來自父母。父母的情緒對孩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要提前安撫孩子。
4.帶上藥物、物品。藥物一般建議帶退燒藥,在需要退燒的情況下服用。物品,除了衣物之外,也要將醫??ā⒕驮\卡、病歷等帶齊。
5.將孩子的病情發展告知醫生,還要聽清醫囑。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