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手足口病的口訣
據疾控中心專家講,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盡管目前該病尚無特殊的預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降低被腸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一是良好的衛生習慣對預防感染十分重要。家長應教育兒童加強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飲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要完全加熱后再食用。
二是對3歲以下嬰幼兒,家長應看護好孩子,不要讓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不要用自己嚼過的食物喂給孩子,同時也應注意做好個人衛生。
三是家長應盡量少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盡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四是要加強孩子的營養,注意讓孩子休息好,以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五是注意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表現,應盡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醫生建議住院治療,應積極配合。如孩子是幼兒園小朋友或學校學生,還應及早告訴老師。孩子未徹底治好前,不要急著到幼兒園、學校上學,防止傳給別的兒童。
六是注意做好家庭室內外的清潔衛生,經常清理垃圾、糞便,加強開窗通風,衣服、被褥要在陽光下暴曬。
夏季手足口病高發 預防可從調理脾肺入手
夏季是手足口病高發期,常在幼兒園和小學出現小流行。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中心醫院主治中醫師鄧聰介紹,手足口病屬于中醫溫病范疇,其發病原因大多數是外感和內傷飲食,由于外感疫毒時邪,內有脾(胃)肺蘊熱所致,臨床脾肺兩臟的病癥表現也比較突出,所以,預防手足口病關鍵在調理脾肺。脾肺功能正常,即便感受外邪,也很快可以被機體正氣驅逐于體外。對已患病的兒童,更應加以注意,在發熱、皰疹期應以清淡飲食為主。
她為家長們提供了三道湯譜,日常食用對預防手足口病有一定的幫助作用。若已患病,也可根據功用作為飲食治療,對于病癥的消除有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