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過憋尿的經歷,可能是因為不想去廁所,可能是因為情況不允許,但是這種坐立難安的感受,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有了小便之后要及時排出,怎樣就算憋尿呢?憋尿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經常憋尿對身體有哪些危害呢?
我們的腎臟會不斷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從而產生尿液,這些尿液會被暫時儲存在膀胱中,當儲存到一定量的時候,會通過尿道排出體外。正常人白天可排尿4-6次,夜間可排尿0-2次。
一般來說,我們的膀胱可以儲存400-500毫升的尿液,如果尿液量達到400毫升,沒有排出就屬于憋尿。
當膀胱中的尿液含量在200-300毫升時,會產生尿意,大腦會通知我們要去排尿了。如果沒有及時排尿,大腦就會發出指令需要憋住,當尿液量達到500-600毫升時,此時的尿道括約肌就開始工作,膀胱也會擴大來維持容量。如果一直沒有排尿,膀胱中尿液量達到800毫升時,此時可導致尿道括約肌痙攣,或者因為過度擴張而收縮無力,導致尿潴留甚至是排尿困難。
1、誘發尿道疾病
排尿就是將身體中的廢棄物質排出體外,長期憋尿會導致膀胱被撐大,膀胱壁的血管受到壓迫,膀胱黏膜會出現缺血,此時抗擊病原體的能力也會下降。而尿液中存在大量細菌,如果長期憋尿,會出現尿痛、尿血的情況,還會誘發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