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泡腳要謹慎
1.糖尿病足患者
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膚比較脆弱,腳部末梢神經對溫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覺很燙的水溫,他們卻感覺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燙傷。一旦被燙傷,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截肢。
2.靜脈曲張患者
靜脈曲張的主要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腳部溫度的升高只會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靜脈回流負擔,導致曲張的靜脈進一步擴張,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腳越泡越腫,所以千萬不要用熱水泡腳、泡腿,也不宜用熱水袋暖腳或洗桑拿浴。
3.足癬等皮膚病患者
很多人誤以為泡腳能減輕足癬癥狀,其實用熱水泡腳反而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對于皮膚已經破潰的傷口,熱水泡腳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開傷口,干燥通風。足部患有皰疹、濕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熱水泡腳,一旦將皮膚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4.兒童
如果孩子的腳不是很涼,就沒必要泡腳。人體足弓在兒童時期逐漸形成,此時如果經常用熱水泡腳,可能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變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
1、泡腳有可能造成心虛管超負荷以及皮膚的瘙癢癥
泡腳的時間不能太長,好控制在15--20分鐘,如果時間過長,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體內血液也會更多地流向下肢,會造成心血管超負荷。而且冬季氣候本來就干燥,皮膚在熱水中浸泡時間過長,還會導致皮膚過于干燥,容易得皮膚瘙癢癥,因此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士泡腳,結束以后好使用一定的潤膚產品,讓皮膚保持一定的水分。
2、泡腳可能會導致器官供血不足
泡腳時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并不然。泡腳的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3、泡腳可能會造成人的營養不良
飯后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因為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人營養不良。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泡腳后不能馬上睡覺。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后再入睡效果好。泡腳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溫在40攝氏度左右比較適宜,要隨時添加熱水以保持這個溫度均勻。
總結:相信大家通過上文的了解已經知道了在冬季的是泡腳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好處,但是我們在泡腳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事項,哪些人是不適合泡腳的,文中就跟大家介紹了泡腳的正確方法,喜歡泡腳的你不妨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