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因素
發生中暑的外界因素主要為高溫、高濕、風速小。在高溫輻射作業環境(干熱環境)和高溫高濕作業環境(濕熱環境)中易發生。同時也要注意有時雖然氣溫不高,濕度不大,但由于環境通風較差,也易發生中暑。
在城市中。各種巨大建筑物影響空氣流通,夏日空調的大面積運用,大街的狹隘及逐步增多的車輛,各種儀器設備的運用,城市綠化面積的削減等因素,構成熱島效應,添加城市的氣溫。以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構成的溫室效應,氣溫呈升高的趨勢,這些因素均致使了中暑現象的增多。
自身因素
1、產熱增加,如從事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以及患有發熱、甲亢等代謝增加的疾病。
2、熱適應差,如營養不良、年老體弱、孕產婦、過度疲勞、缺乏體育鍛煉、睡眠不足、飲酒、饑餓以及突然進入旅游熱區和高溫環境 。
3、散熱障礙。如過度肥壯、穿緊身、硬皮病、大面積燒傷病人恢復的瘢痕。別的,在運用抗膽堿藥物、抗組胺藥物、抗抑郁藥物、b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酚噻嗪類等藥物醫治期間,以及患有脫水、休克、心衰等疾病的病人,也是致使中暑的不行忽視的要素。
1、躲避烈日:尤其應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16點這段時間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尤其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
2、遮光防護: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太陽鏡,涂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飲料。需要提醒的是, 即便是身體強健的男士,也應做好上述防護措施,至少應該打一把遮陽傘。
3、補水分:養成杰出的飲水習氣。一般好飲水時刻是晨起后、上午10時、下午3-4時、黑夜寢息前,別離飲1-2杯白開水或含鹽飲料(水2~5升加鹽20克)。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由于口渴表明身體現已缺水了。平常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和生果亦可彌補水分。 4、充足睡眠:夏天日長夜短,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措施。
5、增強營養:營養膳食應是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a 、b1 、b2 和c。平時可多吃番茄湯、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
6、備防暑藥: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等。一旦出現中暑癥狀就可服用所帶藥品緩解病情。
結語:由于全球變暖,夏天也是越來越熱。很多在室外工作的人會有中暑的現象。那么如何預防中暑呢?大家可以躲避烈日,補充水分,增強營養,備防暑藥等。中暑后的辦法上文中小編也有介紹,大家可以記下來以防萬一哦。